【事与志违】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事與志違

拼音

shì yǔ zhì wéi

怎么读

【事与志违】的意思和解释

【事与志违】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事与愿违」。见「事与愿违」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事与愿违」之典源,提供参考。 #三国魏.嵇康〈幽愤〉诗(据《文选.卷二三.诗》引)1>嗟2>我愤叹,曾莫能俦3>!事与愿违,遘4>兹淹留5>。穷达有命,亦又何求!古人有言,善莫近名。奉时恭默,咎悔不生。

(1) 典故或见于《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卷下》。
(2) 嗟:音ㄐ|ㄝ,表示感伤、哀痛的叹词。
(3) 俦:音ㄔㄡˊ,匹敌、相比。
(4) 遘:音ㄍㄡˋ,遇见、遭遇。
(5) 淹留:久留。指身陷囹圄。〔参考资料〕 《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经.卷下》昔有天罗国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班足太子,为外道罗陀师受教,应取千王头以祭家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万里,即得一王,名普明王。其普明王白班足王,言:「愿听一日饭食沙门,顶礼三宝。」其班足王许之。一日时,普明王即依过去七佛法,请百法师,敷百高座,一日二时,讲《般若波罗蜜》八千亿偈竟,其第一法师为王即说偈,言:「……生老病死,轮转无际。事与愿违,忧悲为害。……」尔时,法师说此偈已,时普明王眷属得法眼空,王自证得虚空等定,闻法悟解,还至天罗国班足王所众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时到,人人皆应诵过去七佛仁王,问《般若波罗蜜经》中偈句。」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事与愿违」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三国魏嵇康〈幽愤〉诗是他的好友吕安为其兄吕巽诬谄系狱,他仗义执言,却受到牵连,在狱中藉以抒发情绪之作。他生性不与世俗同流,志在守朴全真,对于自己无端被陷害入狱,心中的哀痛和愤慨,是谁也比不上的。他感叹身陷囹圄的残酷事实,和本想「嗈嗈鸣鴈,奋翼北游」──像雁一样翱翔天际自在悠游的愿望相违背。最后他和吕安全因此被杀了。后人就以「事与愿违」表示事实和愿望相违背。
书证
  • 01.《太平御览.卷四四七.人事部一八.品藻下》引晋.习凿齿〈周鲁通诸葛论〉:「若乃力不能合,事与志违,躬耕南亩,遁迹当年,何由尽臣礼于孙氏、于汉室已亡之日耶?」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