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车而驰】的意思和解释
【背车而驰】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背道而驰」。见「背道而驰」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背道而驰」之典源,提供参考。 ※#唐.白居易〈为人上宰相书〉(据《全唐文.卷六七四.白居易》引)1>宰相之耳,待天下之耳而后聪也;宰相之目,待天下之目而后明也;宰相之心识,待天下之心识而后能启发圣神也。然则下取天下耳目心识,上以为天子聪明神圣者,此宰相之本职也,而为匡辅缉熙宣和之道也。若宰相唯以两耳听之,两目视之,一心思之,则朝廷之得失,岂尽知见乎?必不尽也,而况于天下之得失乎?宰相之耳目得聪明乎?必未也,而况于上以为天子聪明圣神乎?然则天下聪明心识,取之岂无其道耶?必有也,在乎知与不知,行与不行耳。噫!自开元2>以来,斯道寖3>衰,鲜能行者。自贞元4>以来,斯道寖微,鲜能知者。岂惟不知乎?不行乎?又将背古道而驰者也。何也?古者宰相以危言危行、扶危持颠为心;今则敏行逊言、全身远害而已矣。古者宰相以接士为务,今则不接宾客而已矣。古者宰相以开合为名,今则锁其第门而已矣。
(1) 典故或见于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
(2) 开元:唐朝玄宗的年号(公元713?741)。
(3) 寖:音ㄐ|ㄣˋ,通「浸」,渐渐。
(4) 贞元:唐朝德宗的年号(公元785?805)。〔参考资料〕 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据《柳宗元集.卷二一》引)唐兴以来,称是选而不怍者,梓潼陈拾遗。其后燕文贞以着述之余,攻比兴而莫能极;张曲江以比兴之隙,穷着述而不克备。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文之难兼,斯亦甚矣。
(1) 典故或见于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
(2) 开元:唐朝玄宗的年号(公元713?741)。
(3) 寖:音ㄐ|ㄣˋ,通「浸」,渐渐。
(4) 贞元:唐朝德宗的年号(公元785?805)。〔参考资料〕 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据《柳宗元集.卷二一》引)唐兴以来,称是选而不怍者,梓潼陈拾遗。其后燕文贞以着述之余,攻比兴而莫能极;张曲江以比兴之隙,穷着述而不克备。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文之难兼,斯亦甚矣。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背道而驰」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白居易,字乐天,唐下邽人。文章精切,尤工诗,作品平易近人,老妪能解,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唐宪宗元和年间,撰写《策林》七十五篇,纵论天下大事,对社会政治各项重大问题提出治理方案。本篇是献给当时宰相议论政事的奏状,其中写到:「自玄宗开元以来,宰相听取人民心声的德政已经渐渐衰微,很少人能够做到。从德宗贞元之后,这项美德更是衰微,连知道的人都很少了。此外,行事和古代施政完全相反。例如:古时候的宰相言行举止都正直不阿,以挽救危亡颠覆的局势为己任,今日的宰相则是行事敏捷,言语谦恭,只求全身而退,远离灾祸。」后来「背道而驰」这句成语也许就是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比喻彼此的目标或理想完全相反。
书证
- 01.宋.叶适《水心别集.卷六.庄子》:「彼其智不足以知圣人,而不能自蔽其所见,又变于俗而趋于利,故其势不得不背车而驰,则君子哀之可也。」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