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领导理论】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情境领导理论】的意思和解释
【情境领导理论】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情境领导理论(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 情境领导理论是由贺赛和布兰查德所倡导。
目录 |
理论主要意义
- 贺赛和布兰查德认为领导效能将随领导情境之不同而有别,特别是强调领导型式与部属的成熟度须做妥当的调适,才能获致最大的领导效能。
- 换句话说,情境领导理论强调;随着部属成熟程度的变化不同,有效领导所需的「工作导向行为」和「关系导向行为」之强调,亦即随着不同。
理论主要构念
- 贺赛和布兰查德认为情境领导理论之主要构念,包括领导行为、情境因素和领导效能三方面,如下:
- (1)领导行为,可分为「工作行为」和「关系行为」,前者重视任务导向的领导,后者重视关系导向的领导。其领导行为之型式又分为四种,即a.高工作高关系领导,又称说服式领导;b.高工作低关系领导,又称命令式领导;c.低工作高关系领导,又称参与式领导;d.低工作低关系领导,又称委任式领导。
- (2)情境因素,强调以部属的成熟度作为情境因素之依据。所谓部属的成熟度,只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一般来说,部属的工作成熟度,是指部属本身工作能力的具备程度,包含知识和技巧二方面的成熟程度。部属心理成熟度,则指部属工作意愿高低的程度,包含部属的自信心和实践的情况,并不包含生理方面的成熟程度。
- (3)领导效能,情境领导理论强调领导效能将视领导行为型式与部属的成熟度之不同而有别。
关键字
- 中文关键字:情境领导理论
- 英文关键字:situational leadership theory
参考资料
- 吴清基着。教育与行政,1996年初版,页41-42,师大书苑有限公司。
【情境领导理论】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情境领导理论是领导权变研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个理论体系。此一理论系由贺塞(Paul Hersey)和布兰查(Kenneth H. Blanchard)所提出,他们认为没有任何一种领导型式是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无往而不利的。领导有否效果,端视领导型式是否能与领导情境相配合而定,其配合情形如附图所示。
情境领导中的「情境」,是指组织成员对其所从事特定工作的「准备程度」(readiness levels),而成员的准备程度系决定于成员承担该项工作的能力、意愿。能力是指知识、经验和技巧,意愿是指对该项工作的投入、动机或自信程度。
情境领导中的「领导型式」有二:「任务行为」和「关系行为」。任务行为是指领导者就某一特定工作由谁来做、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以及何地做等,做一明确的指导。关系行为是指导者所表现的双向或多向沟通行为,包括倾听、协助、支持等。
成功的领导型式必须配合成员的「准备程度」。如果成员承担责任的能力低、意愿不高或缺乏信心时,则宜采用高任务低关系的领导型式,即「告知型」(telling)领导。如果成员承担责任的能力低、意愿高或自信心强时,宜采用高任务高关系的领导型式,即「销售型」(selling)领导。在成员承担责任的能力高、意愿低或缺乏自信时,宜采用低任务高关系的领导型式,即「参与型」(participating)领导。在成员承担责任的能力高、意愿高或自信心强时,则宜采用低任务低关系的领导型式,即「授权型」(delegating)领导。
为了增进领导效能,领导者在决定领导型式时,应先测量组织成员对其所从事特定工作的准备程度;其次再依成员的准备程度,采取适当的领导型式。此外,领导者也应努力提升和发展成员的准备程度,一旦成员的准备程度改变时,领导者应该有所回应而调整领导型式,例如对一位新进但颇富教学热忱的老师,校长应采用销售型的领导,等到这位老师的教学能力日趋于成熟时,校长再逐步改采参与型、乃至授权型的领导。
--作者:黄昆辉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