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思】的意思和解释
朵思,1939年8月出生,本名周翠卿,嘉义人,出版过诗集、小说和散文。 1955年发表第一篇诗作于《野风》,1963年自费由创世纪挂名出版其第一本诗集《侧影》,20多年后1990年出版第二本诗集《窗的感觉》、1994年出版《心痕索骥》、1997年出版《飞翔咖啡屋》、1999年出版《从池塘出发》、2004年出版八辑式长诗《曦日》。另有散文集《斜月迟迟》,短篇小说集《紫纱巾和花》,长篇小说《不是荒径》等。 朵思诗作善于运用意象,诗想丰富,不拘泥于题材限制,也不断挑战新的题材,例如《心痕索骥》即是少见以精神医学入诗,颇受好评。
文学天使在诗人朵思年少时就已撒下种子,让她写诗一路走来,迄今已有近五十年时光。期许让属于文学的、思想的花朵得以绽放出满园灿烂。这是朵思对自己和文学的承诺。
孤独的少女时期
朵思,本名周翠卿,生长在嘉义,是家中最小的女儿。父亲是医生,高压且强势,三兄四姊都听从父亲命令,不是从医就是嫁给医生。只有朵思,不愿服从父亲的管制,童年十分苦闷。
在她所居的嘉义成仁街,曾出了闻名的汉诗女诗人──张李德和。母亲景仰这位才女,于是将日本诗人北原白秋的诗介绍给她的小女儿,打开了朵思走向文学的窗口。少女周翠卿开始大量阅读,家里的书看不够,一头栽进图书馆里。
多舛的情路,执着的创作
现实是苦闷的,十三岁的少女初嚐情路失意,寄情在阅读和写作,三年后第一篇短篇小说在《公论报》上发表。高中毕业后因身体不适在家休养,结识了《当代文艺》主编毕加。迫切想逃离家里的朵思,假戏真做和毕加结成连理,孑然一身地嫁给了大他十二岁的穷军人毕加。从嘉义到左营,断了和家里的关系。 毕加在1971年退役后,全家北迁。从商失败后,她苦苦支撑家计,诗中有「从一株花站成一棵树」、「她彷佛看到:用一根绳子要结束生命的自己,穿着睡衣吃下一整瓶安眠药的自己,活了起来」等描述,纪录了生活的困顿。女性的坚韧,在朵思身上与作品中不断出现。枕畔的人早已让她冷了心,但朵思在毕加1982年中风后长达十三年仍然继续服侍他。这段阴错阳差开始的婚姻,是朵思生命中的最大考验。生命苦闷,写诗,成了朵思自我治疗的方式,作品中也不断对情伤记忆的舔舐。
1955年未满十六岁那年,朵思在《野风》杂志上发表了第一首诗作「路灯」后到今日,五十年来,虽曾因家务繁忙、家境困顿而有段时间无能继续动笔。但朵思不讳言,婚后为了能多点收入维持家计,她致力创作,以所得的稿费支撑家计。「空心菜是诗,房租也是诗,看一场电影是小说,洗尿布和赊帐是散文」。她的诗句不用过多的华丽字眼来包装,文字简单,「平中有奇」正是其他诗人对她的评论。医学病理也能入诗
写诗从不愿去讨好大众,也不管别人怎么想,一心只想写出好东西的朵思,1994年出版的《心痕索骥》,将众多医学专有名词入诗,这另辟蹊径,拓展丰富了诗的视野,获得众人赞赏。原来,女诗人的诗不是只有温柔。快人快语的朵思不在乎别人怎么看,也不在乎自己的诗被如何的解释论断。她只要能写。
像是这首「忧郁症」:「我以我的亢奋寻你/寻你在我自己的潜意识里/有时我以泪洗着世界的尘垢一般/洗着黏附我本性的的伤心/在加速度狂烈炽热的慾望里/我有着追逐青山纵身跃下或腾飞的冲动……我的泪,洗着被你隔绝被整个世界抛弃的伤感」。诗人以精链的文字,写下了二十世纪人的最大忧虑:「忧郁症」。阅读精神医学,引医学病理入诗,阐述了众多病症。这是朵思的诗作力量。
善于捕捉意象的朵思
朵思的作品表现手法独特,情感饱满、意象深刻,非常有个人风格。在闻名的「幻听者之歌」里:「我听到刺鸟复活扑翅的声音/听到门把旋转古董倾斜花香推开枝梗/泥土远离根叶鸟翼停泊悬崖游鱼歇于行云/以及船只被波浪抓住拖曳回航的声音/我听到鞋子被门阶弹打/没有拿起的话筒发出欢呼,以及/兴奋的栏杆和盆栽和铝门混音合唱/医生说我预备出走的听觉,正在蜕化」。诗人彷佛窃听到众物的私语,透过眼睛阅读的我们似乎也感受到诗人笔端的音响。朵思的诗里有着由听觉意象衬托寂静的意境,这是她的美学特色。
朵思的诗也常出现「夜」的情境,万物俱寂只有诗人醒着,在看,在听,也在想着。她那首「面对一屋子沈默的家具」写下了「我和一屋子沈默的家具/耽在屋里/彼此厮守着/彼此熟悉的气味……我弯身/拾起一小撮寂寞/寂寞便互撞推挤如鼓动弹珠如水如你/起落的脚步。灰烬般一握便碎的寂寞/如何捡得完?」准确的掌握了听觉的意象掌握。这首诗许多人都认为是朵思的「大寂寞」。然而她说是同学在白色恐怖时期,怀孕生产、先生却被抓的经历。
准确地掌握了夜的氛围,朵思写下读了同感寂寞的寂寞。她认为:诗人本人无须多说多语,一切就让作品来说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