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生】的意思和解释
【安德生】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安德生(1907~1990)是近年来比较教育学界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如创办美国第一个比较教育中心(即芝加哥大学比较教育中心)并担任主任(1958~1972),担任〔比较教育评论〕(Comparative Education Review, CER)编辑委员多年,担任美国比较及国际教育学会(Comparative and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ociety, CIES)一九六二至六六年度之会长,旗下门生多为当今美国比较教育学界之领导人物,其中担任CER主编二人(P.G. Altbach, E. Epstein)、当选CIES会长者三人(P. Foster, E. Epstein, S. Heyneman),一九八六年当选CIES的首任荣誉会员(每年仅选出对该领域有杰出终生贡献的学者一至二人)等,足见其影响。
安氏出生于美国北达科达州农村,父亲为医生,其成长的环境使得安氏对于乡村乃至于大众生活之福祉颇为关切,对其日后坚信渐进改革(gradualist)而非全盘改造(transformationist)的社会观,影响极大。在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时即受教于美国社会学大师索罗金(Pitirim Sorokin);毕业后追随其师先后在明尼苏达大学、哈佛大学任教(1925~1935)。一九三五年离开哈佛大学,因认为在索罗金之下,其学术领域已难再突破。其后,先后在爱阿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 at Ames)、肯德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任教;在爱阿华州立大学时,认识其妻,闻名的教育经济学家鲍满(Mary Jean Bowman),以及诺贝尔奖得主,有教育经济学之父美誉的舒兹(Theodore Shultz),研究领域以乡村社会学(Rural Sociology)为主,担任〔美国社会学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AJS)之主编。在肯德基大学时期,研究领域已经转移到人口与教育之关系,并兼论其他国家教育发展之问题。一九五八年,放弃其在社会学界三十余年之努力,任芝加哥大学比较教育中心主任,直到一九七二年退休为止。
安氏在社会学界量化(quantitative)研究之学术背景,在比较教育学界造成不少影响。其门生兼多年好友福斯特(Philip Foster)曾归纳出其对比较教育之贡献有以下三点:(1)安氏虽然对「数字」的运用得心应手,可是深知量化研究有所穷,故仍坚信各语文化传统之重要性;
(2)对社会流动与教育之间的关系颇为注意,其发表之多篇论文开启日后研究教育与社会阶层化(educat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之先河;
(3)对低度开发国家教育发展之看法发人深省,认为由中央层级的技术官僚决定发展的策略并不正确,在社会及政治架构未能相应配合下即贸然实施之教育建设,其成效令人怀疑。因此安氏是一九六零年代少数公然反对「人力规划」(manpower planning)与「中央制定教育策略」(centralized educational strategies)的学者之一。此外,认为不必发展一套「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论」;由于其社会学背景,加上与经济学者之互动频繁,只要其他社会科学学门之某种研究方法有助于发掘教育发展上之问题,均可作为比较教育之研究方法。
安氏从未写过专着,因思绪极快,兴趣又广,乐于以篇幅较小之论文呈现其论点,而其论文却多为经典之作。安氏喜直言批评当道,不随流俗或热门学说,故学界有「牛蝇」(gadfly)之昵称。安氏又对奖励后学不遗余力,在芝加哥大学比较教育中心主任任内,以其不齿向人开口要钱之个性,仍然撙节开支以支持研究生进行各项研究工作。以我就是喜欢学生为口头禅,但其对指导研究生论文极为严格,措词极为凌厉。安德生具有传统知识分子的风范,足为比较教育甚至整个学术界之楷模。
--作者:蔡清华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