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袍加体】的意思和解释
【黄袍加体】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黄袍加身」。见「黄袍加身」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黄袍加身」之典源,提供参考。 #《宋史.卷一.太祖本纪》七年春,北汉结契丹入寇,命出师御之。次陈桥驿,军中知星者苗训引门吏楚昭辅视日下复有一日,黑光摩荡者久之。夜五鼓,军士集驿门,宣言策点检为天子,或止之,众不听。迟明,逼寝所,太宗入白,太祖起。诸校露刃列于庭,曰:「诸军无主,愿策1>太尉2>为天子。」未及对,有以黄衣3>加太祖4>身,众皆罗拜5>,呼万岁,即掖6>太祖乘马。太祖揽辔谓诸将曰:「我有号令,尔能从乎?」皆下马曰:「唯命。」太祖曰:「太后、主上,吾皆北面事之,汝辈不得惊犯;大臣皆我比肩,不得侵凌;朝廷府库、士庶之家,不得侵掠。用令有重赏,违即孥戮汝。」诸将皆载拜,肃队以入。
(1) 策:谋划、策划。
(2) 太尉:职官名,掌管军事。秦以太尉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汉初沿袭旧制,后改称为「大司马」,东汉时仍称「太尉」。隋唐后实行三省制,太尉成为一种赠官。明初废除,后不复置。
(3) 黄衣:黄袍,即天子服。
(4) 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宋朝开国君主,涿州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后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结束五代扰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务农兴学,慎刑薄敛,与百姓休息,但过度重文轻武、偏重防内,造成宋朝长期的积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庙号太祖。
(5) 罗拜:列队叩拜。
(6) 掖:音|ㄝˋ,扶持。〔参考资料〕另可参考:《续资治通监.卷一.宋纪一.太祖建隆元年》
(1) 策:谋划、策划。
(2) 太尉:职官名,掌管军事。秦以太尉为全国最高军事长官,与丞相、御史大夫并称「三公」。汉初沿袭旧制,后改称为「大司马」,东汉时仍称「太尉」。隋唐后实行三省制,太尉成为一种赠官。明初废除,后不复置。
(3) 黄衣:黄袍,即天子服。
(4) 太祖:赵匡胤(公元927~976),宋朝开国君主,涿州人。后周时任殿前都点检,领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掌握兵权。后发动陈桥兵变,即帝位,国号宋,结束五代扰攘的局面。天下既定,务农兴学,慎刑薄敛,与百姓休息,但过度重文轻武、偏重防内,造成宋朝长期的积弱不振。在位十六年,庙号太祖。
(5) 罗拜:列队叩拜。
(6) 掖:音|ㄝˋ,扶持。〔参考资料〕另可参考:《续资治通监.卷一.宋纪一.太祖建隆元年》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黄袍加身」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黄袍」是指黄色的袍子,古时官员与人民都可以穿着。隋代以后,皇帝经常穿着黄袍。唐高祖时,明令禁止士人庶民穿着,黄袍就成了皇帝的专用服装。「黄袍加身」就是身上穿了黄袍,也就是被拥立为皇帝的意思,典故出自《宋史.卷一.太祖本纪》。五代时,赵匡胤为后周太尉,奉命带兵抵抗外族的入侵。当军队驻扎在陈桥镇时,部下们拿出一件黄袍,为赵匡胤穿上,并且拥戴他为帝王,成为宋代皇帝,开始了宋朝的历史。后来这个故事被浓缩成「黄袍加身」,用来指被拥戴为皇帝。在另外一篇《宋史.卷二四六.宗室列传.镇王竑》中,镇王竑也同样被湖州人潘壬等人带至州治,被「黄袍加身」,用的就是拥立为王的意思。《水浒后传.第一回》:「黄袍加身御海宇,五代纷争从此止。」则是说明了自从赵匡胤被拥立为皇帝后,一直纷纷扰扰的五代就从此结束了,终止了一段长期分崩离析的时代。
书证
- 01.《精忠岳传.第一回》:「五代干戈未肯休,黄袍加体始无忧;那知南渡偏安主,不用忠良万姓愁。」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