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在膏肓】的意思和解释
【病在膏肓】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病入膏肓」。见「病入膏肓」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病入膏肓」之典源,提供参考。 《左传.成公十年》晋侯梦大厉,被发及地,搏膺而踊,曰:「杀余孙,不义。余得请于帝矣!」坏大门及寝门而入。公惧,入于室,又坏户。公觉,召桑田巫,巫言如梦。公曰:「何如?」曰:「不食新矣。」公疾病,求医于秦1>,秦伯使医缓2>为3>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4>,曰:「彼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5>之上、膏6>之下,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7>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1) 秦:春秋时国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后于秦,地约在今甘肃省天水县。庄公时徙居大丘,地约在今之陕西省兴平县东南的槐里城。到了战国孝公时定都咸阳,直到秦王政二十六年统一天下,建立我新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2) 缓:春秋时秦国名医,生卒年不详。
(3) 为:指医治。
(4) 竖子:儿童。
(5) 肓:音ㄏㄨㄤ,人体心脏下、横隔膜上的部位。
(6) 膏:古代称心下脂肪。
(7) 达:指针。
(1) 秦:春秋时国名。周孝王封伯益之后于秦,地约在今甘肃省天水县。庄公时徙居大丘,地约在今之陕西省兴平县东南的槐里城。到了战国孝公时定都咸阳,直到秦王政二十六年统一天下,建立我新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帝国。
(2) 缓:春秋时秦国名医,生卒年不详。
(3) 为:指医治。
(4) 竖子:儿童。
(5) 肓:音ㄏㄨㄤ,人体心脏下、横隔膜上的部位。
(6) 膏:古代称心下脂肪。
(7) 达:指针。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病入膏肓」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春秋时晋国景公作梦,梦见恶鬼来向他讨命,之后就生病了。病重时向秦国求良医,于是秦桓公派医生缓前来为景公治病。在缓还没到达之前,景公梦见疾病化成两个小孩,其中一个说:「缓是个良医,我怕会受到伤害,要逃到哪里才好?」另一个就说:「只要躲到心脏下、横隔膜上的部位,他就奈何不了我们。」等缓到了晋国,诊视过景公的病情,说:「病已经侵入心脏和横隔膜之间的部位,不管服用药物或是针灸,药力都无法到达,所以这个病是治不好了。」果真,景公没多久就过逝了。后来这个故事浓缩成「病入膏肓」,用来指人病重,无药可救;亦用于比喻人、事已到无可挽回的程度。
书证
- 01.宋.朱熹〈与台端书〉:「今天下之病在膏肓者久矣!夫人而能知之,夫人而欲言之,顾以不当其任,则虽欲一效其伎而无所施耳。」
- 02.明.邵璨《香囊记.第二三出》:「便遇秦和医国手,只恐他病在膏肓怎救?」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病情沉重,已到无药可救。后比喻事情已到无可挽回的程度。见病入膏肓条。明˙邵璨˙香囊记˙第二十三出:便遇秦和医国手,只恐他病在膏肓怎救。
【病在膏肓】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病情沉重,已到无药可救。后比喻事情已到无可挽回的程度。参见「病入膏肓」条。明.邵璨《香囊记.第二三出》:「便遇秦和医国手,只恐他病在膏肓怎救。」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