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隅三反】的意思和解释
【一隅三反】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举一反三」。见「举一反三」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举一反三」之典源,提供参考。 《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1>,不悱不发2>,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4>也。」
(1) 不愤不启: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无法获得时,不去开导他。愤,心中想了解却有困难。启,开导、教导。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 不悱不发:不到学生想说却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悱,音ㄈㄟˇ,心里有意见想表露却说不出来的样子。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 隅:音ㄩˊ,角、角落。
(4) 不复也:不再告诉他。复,再、又。
(1) 不愤不启:不到学生想求明白而无法获得时,不去开导他。愤,心中想了解却有困难。启,开导、教导。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 不悱不发:不到学生想说却说不出来时,不去启发他。悱,音ㄈㄟˇ,心里有意见想表露却说不出来的样子。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 隅:音ㄩˊ,角、角落。
(4) 不复也:不再告诉他。复,再、又。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举一反三」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在《论语.述而》篇中,孔子曾说过他教导学生的方法,十分重视求知动机和启发,他要学生主动地去思辨事理,而不只是被动地依循或死记。他说:「我教导学生时,他如果不对道理先去思考,想求明白而仍有所疑惑时,我是不会去开导他。如果他不是已经经过思虑,只因困在某个关键处,想说却说不出来时,我是不会去启发他。如果我举一个四方形的东西为例子,我已经提示他一个角,而他却还不能推想到其他三个角,我就不再教导他了。」在这段话中,孔子强调了主动学习和思辨能力的重要。缺少主动学习和思辨能力的人,他只能一味接受别人的说法,却无法去自我推论,所得到的知识也就不够扎实了。所以一位好老师,他会注重启发式的教育,让学生不但能主动去学习而且还能养成触类旁通的推论能力。《论语》原文中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后来就演变成「举一反三」这句成语,就是用来形容人于学习中善于触类旁通。
书证
- 01.清.黄宗羲〈陈乾初先生墓志铭〉:「先师深痛末学之支离,见于辞色,乾初括磨旧习,一隅三反。」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能依循事理举一反三。明˙黄梨州˙陈乾初先生墓志铭:乾初括磨阳习,一隅三反。
【一隅三反】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语本《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指能依循事理举一反三。明.黄梨州〈陈乾初先生墓志铭〉:「乾初括磨阳习,一隅三反。」
【一隅三反】 图片鉴赏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