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忾同仇】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敵愾同仇

拼音

dí kài tóng chóu

怎么读

【敌忾同仇】的意思和解释

【敌忾同仇】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同仇敌忾」。见「同仇敌忾」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同仇敌忾」之典源,提供参考。 1、「同仇」:《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1>。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2>。

(1) 同袍:战袍共同穿用。表示与民同欲。
(2) 同仇:一起征伐仇敌。表示与民同怨。 2、「敌忾」:《左传.文公四年》卫甯武子来聘,公与之宴,为赋〈湛露〉及〈彤弓〉。不辞,又不荅赋。使行人私焉。对曰:「臣以为肄业及之也。昔诸侯朝正于王,王宴乐之,于是乎赋〈湛露〉,则天子当阳,诸侯用命也。诸侯敌王所忾1>而献其功,王于是乎赐之彤2>弓一,彤矢百,玈弓矢千,以觉报宴3>。今陪臣来继旧好,君辱贶之,其敢干大礼以自取戾?」

(1) 敌王所忾:诸侯们一致抵御天子痛恨的人。忾,音ㄎㄞˋ,愤恨。
(2) 彤:赤红色。
(3) 以觉报宴:为表彰功劳而以宴乐酬赏。觉,音ㄐㄩㄝˊ,表明。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同仇敌忾」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同仇敌忾」系由「同仇」及「敌忾」二语组合而成。「同仇」出自《诗经.秦风.无衣》,内容是说:即使没有足够的衣服,仍然可以共穿战袍,整理武器,一起杀敌。描述了慷慨赴战的志气,反映战士之间的友谊,从穿衣到杀敌,都愿意患难与共。「敌忾」则是出自《左传.文公四年》,内容叙述甯武子婉转批评了鲁国僭用天子的歌乐。卫国的甯武子到鲁国访问,文公设宴款待,席间文公命乐工们演奏〈湛露〉和〈彤弓〉两首诗歌。甯武子没有辞谢,也没有赋诗应和,按当时的外交礼节而言,是很失礼的。于是文公派管理礼宾事务的官员私下探问原因,甯武子说:「我以为那两首诗歌是乐工为了练习而演奏的,因为它们是演奏于天子的宴会。以前诸侯在正月时,前往京师向天子朝贺,天子设宴奏乐,此时赋〈湛露〉,就表示诸侯愿意共同抵御天子所痛恨的人,为天子效命。天子因此赐给他们红色和黑色的弓、箭,以彰显他们的功劳,并设宴乐酬赏。现在我只是奉命来继续两国的友好关系,承蒙君王赐宴,岂敢触犯大礼而自取罪过呢?」后来这两个典源被合用成「同仇敌忾」,用来指共同抵御仇敌。也作「敌忾同仇」。
书证
  • 01.《清史稿.卷四二六.李宗羲列传》:「天下臣民,知皇上有卧薪尝胆之思,必共振敌忾同仇之气。」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共同抱着愤恨心情,齐心同力抵御敌人。见同仇敌忾条。清史稿˙卷四二六˙李宗羲传:天下臣民,知皇上有卧薪尝胆之思,必共振敌忾同仇之气。
【敌忾同仇】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共同抱着愤恨心情,齐心同力抵御敌人。参见「同仇敌忾」条。《清史稿.卷四二六.李宗羲传》:「天下臣民,知皇上有卧薪尝胆之思,必共振敌忾同仇之气。」
【敌忾同仇】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 共同抱着愤恨心情,齐心同力抵御敌人。
      【造句】国难当前,惟有全民敌忾同仇,才能度过难关。

【敌忾同仇】 图片鉴赏

敌忾同仇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