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賢 】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竹林七賢

拼音

zhú lín qī xián

怎么读

【竹林七賢 】的意思和解释

【竹林七賢 】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晋朝的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七人,崇尚老庄之学,轻视礼法,规避尘俗,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纵情清谈,故称为竹林七贤。
【竹林七賢 】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晋朝的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七人,崇尚老庄之学,轻视礼法,规避尘俗,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纵情清谈,故称为「竹林七贤」。
【竹林七賢 】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 晋朝的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王戎等七人,崇尚老庄之学,轻视礼法,规避尘俗,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饮,纵情清谈,故称为「竹林七贤」。
      【造句】竹林七贤是魏晋时代崇尚自由,反礼教的代表人物。
【竹林七賢 】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魏末晋初年间,有七个极富才情的浪漫文学家互相之间甚为友善,他们常集于山阳(今河南修武)竹林之下相会畅游,史称「竹林七贤」。  时值公元250年,即魏明帝嘉平年间,这七个人是﹕山涛,阮籍,嵇康,向秀,刘伶,阮咸和王戎,他们皆是性情旷达且才高志远的才子,或者文采翩翩,或者官高名大,所以逐渐的被世人称为「七贤」。  他们七人皆是擅长饮酒的文学家,其中一些人还精通音律。若以文学论,当以阮籍和嵇康最为闻名﹔若以音乐论,则以阮咸,阮籍和嵇康为首﹔而若以擅长饮酒论,山涛和刘伶当之无愧。他们几人皆性情浪漫,且脾胃相投,因此结为好友,终日在竹林间相会悠游,吟诗作赋,弹唱对弈、品茗饮酒,过着悠闲自得的闲逸生活,自认为是高逸雅士。  「竹林七贤」如「建安七子」一样在文学上各有所长,但他们的文风不像「建安七子」那样清新悦丽,其中阮籍长于五言诗,文思极其高远﹔嵇康既擅长散文,也精通写诗,笔力十分峻切﹔向秀的韵文可谓清韵可佳﹔山涛长于书启﹔刘伶善作赋颂﹔阮咸和王戎的诗文虽然没有流传于后世,但也可称得上清淡娓娓。  此外,嵇康在古琴上成就也很高,他创作的《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首琴曲,被称为「嵇氏四弄」。而他的《广陵散》则是千古绝唱。  汉末晋初,时局纷乱,在这样一个短暂而动荡的历史时期,前有「建安七子」,后有「竹林七贤」,这在中华文化史上实属难得。两者相比,「建安七子」在文学上较「竹林七贤」齐整,但在其他艺术成就上,就不如「竹林七贤」了。

【竹林七賢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竹林七贤」是后世对于魏晋时期七位清谈玄论之士的称呼。竹林七贤的事迹,据〔魏志·王粲传〕裴注引〔魏氏春秋〕载:「康(嵇康)寓居河内之山阳县,与之游者,未尝见其喜悦之色,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阮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称七贤。」〔晋书·嵇康传〕亦有相同的记载。
      竹林七贤活动时期,约当正始以后,以迄景平年间,正是魏晋交替,社会政治十分混乱时期。竹林七贤,清高傲世,佯狂远人,认为六经礼法违反自然和情性,因而旷达不羁,不遵礼法,流风余韵,一时传为佳话。
      〔晋书·嵇康传〕载:「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 ,博览无不该通 ,长好〔老〕、〔庄〕。」
      〔晋书·阮籍传〕载:「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自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日忘归;博览群籍,尤好〔庄〕、〔老〕;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嵇、阮二人生于魏晋交替时代,皆不满司马氏之将篡魏,而不愿与司马氏合作。由于他们性格不同,表现形式有别,因而得到不同的结局。嵇康,刚阳疾恶,轻肆食言,遇事便发。不像阮籍态度含蓄,他与曹魏有姻亲关系,又加才学名声为七贤之首,使司马氏感到威胁,遂坐诛。阮籍身仕乱朝,常恐罹谤遇祸,虽吟诗刺讥司马氏,而文多隐避,难以情测,使司马氏找不到把柄,遂能免祸。
      山涛字巨源,〔晋书·山涛传〕说他:「少有器量,介然不群,性好庄、老,每隐身自晦;与嵇康、吕安善,后遇阮籍,便为竹林之交,着忘言之契。……涛年四十,始为郡主簿、功曹、上计掾。举孝廉,辟为河南从事。」时曹爽当政,司马懿称病不朝,山涛预察知司马懿野心,为避祸计,挂冠而去。不二年,司马懿发动政变,杀曹爽而篡魏。山涛与司马懿妻张氏(宣穆皇后)有中表亲,后投靠司马师,授吏部任选官多年,以善于应酬官场,不断升迁,位至三公;虽身在庙堂,而心慕山林。
      〔晋书·向秀传〕载:「向秀字子期,河内怀人,清悟有远识。」所作〔庄子注〕颇多发明,使庄学大明,在士林有极高的评价。后因司马昭之赏识而进入仕途,官至黄门侍郎、散骑常侍等官,〔晋书〕载其「在朝不任职,容迹而已」,虽身仕晋朝,仍心怀故国。
      阮咸字仲容,〔晋书·阮咸传〕载:「咸任达不拘,与叔父籍为竹林之游。」依〔世说新语〕记载:七月七日有晒衣习俗,阮咸家贫,无华衣可晒,竟以长竿挂犊鼻裤于院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备一格而已。」〔世说新语〕又载:阮仲容先幸姑家鲜卑婢,及居母丧,闻姑携婢去,竟借客驴身着孝服追之,追到后与婢同骑而归;曰:「人种不可失。」因婢已怀孕,其纵情越礼有如此者。这些名士不拘礼法,是对礼法虚伪之抗议。阮咸为一时风流才俊,且妙解音律,善弹琵琶,是才华横溢之士。
      王戎字濬冲,〔晋书·王戎传〕载:「戎幼而颖悟,神采秀彻;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烂烂,如岩下电。』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取之信然。」可见王戎有超人识见。阮籍对王戎十分赏识,与之结为忘年之交。
      刘伶字伯伦,〔晋书·刘伶传〕载他:「身长六尺,容貌甚陋,放情肆志,常以细宇宙齐万物为心;澹默少言,不妄交游,与阮籍、嵇康相遇,欣然神解,携手入林。」又称:伶「初不以家产有无介意;常乘鹿车,携一壶酒,使人荷锸而随之,谓曰:『死便埋我。』其遗形骸如此。」又云:「尝渴甚,求酒于妻,妻捐酒毁器,涕泣谏曰:『君酒太过,非摄生之道,必宜断之。』伶曰:『善,吾不能自禁,惟当祝鬼神自誓耳。便可具酒肉。」妻从之。伶跪祝曰:『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儿之言,慎不可听。』仍饮酒御肉,隗然复醉。」〔世说新语〕载:「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褌衣,诸君何为入我褌中?』」刘伶据此,着〔酒德颂〕以抨击当时之礼法名教。
      竹林之风,由嵇、阮倡导,他们挣脱礼法名教束缚,强调人的个性自由,而茂林修竹、清风明月,要能发人高致,超脱世俗,使清谈别开生面,迄东晋而不衰。

--作者:程运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