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而不恃】的意思和解释
【为而不恃】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为而不恃是有所作为而不自恃以为有德或有功的意思。语见老子〔道德经〕第二章、第十章、第五十一章。老子认为自然生养万物,是无心的施为,并不自恃有恩德于万物,是「无所为而为」的崇高伟大精神。品德修养完美的人能效法自然这「施不望报」,虽有作为,却不自恃有德有功。「为」字一般解作施为或作为,〔老子正诂〕的作者高亨以「为」是「施予」之意,与〔诗经·凫鷖篇〕所说的「福禄来为」的「为」同义,「来为」是「来施」的意思。〔礼记·祭统〕说:「是故贤者之祭也,致其诚信,与其忠敬……明荐之而已矣,不求其为。」也是以「为」作「施」意解,即是说贤者祭祀,但求诚心敬意,仪节周全,而不求祖先有所施于我。高亨并认为老子常用「为」作施予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上述二句中的「为」皆适于解作「施予」之意。圣人不为自身积聚财富,越是施予别人,自己越是富有;越是给予别人,自己所得越多;所以说圣人遵守施予人不与人争的原则。其次「恃」一般解释作「凭恃」、「矜恃」,高亨则认为「恃」应解作「德」,「不恃」就是不以为自己有德的意思。可由〔庄子·应帝王篇〕所说:「化贷万物而民弗恃」为佐证,圣人作育万物而人民却不以他为有德,「民弗恃」是民弗德的意思,即是人民不以为有恩。
在老子〔道德经〕中「为而不恃」常与「生而不有」(参见「生而不有」)并举,用以说明自然素朴的性质是无知无欲,所以能生养万物而不自恃有德,正可以用来矫治人性自尊自大的弊病。根据老子学说,人类原初天性应如自然一般质朴,但是耳目口鼻受到后天物质与社会环境的习染引诱,使得自我意识高张,一切以自我为重,自私、占有、自尊、自大的心理随之而生。为了矫治这些人性的病徵,老子因而推崇自然无私作为的精神,希望人能效法自然,反璞归真,由修道以实现完美的人格。
--作者:俞懿娴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