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德之世】的意思和解释
【至德之世】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至德之世」是指最理想的社会,语出〔庄子〕;庄子以为至德之世就是原始素朴、没有文明污染的社会。〔庄子.马蹄篇〕中说:「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旡知,其德不离;同乎旡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这是说在理想的社会里,人类禽兽与万物同样是自然的一分子,并没有不同的地位。在自然条件之下,君子与小人的人为分辨,当然就不存在。人人同样纯朴无知,就不会丧失朴实的德性;人人同样淡然无欲,就是所谓的素朴,而素朴正是普通百姓的真性。庄子显然接受老子「无知无欲」、「见素抱朴」(参见「无知无欲」、「见素抱朴」)的理想,认为人为造作的文明是人类社会之所以有罪恶祸乱的原因;如果人能长处于自然素朴的状态之下,无知无欲,也就不争不乱,可以享受安乐太平。
从理论上说,在人类文明(在庄子来看则是周朝的礼乐文化)尚未进步繁荣之前,一定有先乎文明的原始状态,也就是先乎殷周之文的上古时代。〔胠箧篇〕称神话中的上古时代是至德之世:「子独不知至德之世乎?昔者容成氏、大庭氏、伯皇氏、中央氏、栗陆氏、骊畜氏、轩辕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伏羲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乐其俗、安其居,邻国相望,鸡狗之音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容成氏等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胠箧篇〕所谓的上古至德之世,显然与老子理想中的小国寡民,并无二致。那样的社会没有开启智端的文字,人民以结绳记事,生活平淡而快乐,与比邻的人群虽相去不远,但是都能自给自足,彼此鲜少往来。生活在理想社会中的人们,保有天真纯朴的美德,毫无虚伪矫作;他们没有世俗的道德观念,所行所为都出于纯真的德性。〔天地篇〕形容这样的情境说:「至德之世,不尚贤,不使能,上如标枝,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不以为赐。是故行而无迹,事而无传。」就是说理想社会平和无争,不崇尚贤能,不鼓励竞争。居上位有如高枝,无心显示高贵,人民有如野鹿,放任自得。性行端正却不知道有义的说法;彼此相亲相爱,却不知道有仁的说法;待人诚恳实在,却不知道有忠的说法;行事恰当却不知道有信的说法;彼此自然的互助,却没想到是报偿恩惠。所以行走不留痕迹,没有事迹留传后世。
总结以上所说,至德之世是指先乎文明的原始社会的自然状况,这样的社会虽不免仍有领袖君主阶级等差,但是在上位者无意作为,在下位者自然的行为是最安适的状况;后来有为的文明所导致的灾害祸乱,在那时无由而生。
--作者:俞懿娴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