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贽】的意思和解释
【李贽】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李贽(1527~1601)号卓吾,又号笃吾,明福建泉州晋江人。李贽个性倔强,落落寡合,不受管束;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福建乡试举人,后以道远,未再应考。历任河南共城教谕、南京国子监博士、北京礼部司务、南京刑部员外郎、云南姚安知府等官职。万历八年(1580)辞去姚安知府后,定居湖北黄安,依友人耿定理生活;耿定理死后,移居麻城龙湖,筑芝佛院以居,有僧人无念等供奉其生活。
李贽在龙湖隐居二十年,平日喜接引人,来问学者,无论缁白,披心酬对;其他时间一面读书,一面着述,他的着作大部分都是在这段时间完成,包括〔焚书〕、〔藏书〕、〔续藏书〕、〔易因〕等。
李贽在南京时,认识了王畿(龙谿)、罗汝芳(近溪),对之极为推崇;又与焦竑结交,友谊甚笃。他的老师为王襞,是泰州学派创始人王心斋的儿子,他的学术传承应属泰州学派。
好友何心隐被杀,李贽极为伤心,写了〔何心隐论〕一文,极力替他伸冤;并怪罪耿定向,因为怕连累,未加援救,批评耿定向是假道学,平常喜欢说理讲学,为世道要有「不容己」的精神,但在救何心隐这件事上,畏首畏尾,不敢沾手,使耿定向极为难堪,于是散布谣言,毁谤李贽,并派人拆毁芝佛院,将李贽驱逐出境。
万历二十九年(1601),李贽由友人陪同,离开麻城到北通州马经纶家居住;朝廷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的罪名,捕李贽入狱;李贽在狱中用剃刀自刎,结束了他的一生,享年七十五岁。
在李贽的着作中,用讽刺的笔调,嘲讽圣人,批评儒家经典及先儒之教;他认为六经、〔论〕、〔孟〕等经书,不过是当时弟子的随笔记录,有头无尾,得后遗前,大半非圣人之言。就算有圣人之言,也只是一时的因病发药,不是万世之至论。他把往圣的垂训、先儒的传注、家庭学校的诲诫、世俗的认识,认为都是一种朦胧的不清醒的沿袭,一世之人,都是有目无所用的瞎子。
他提出不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提倡纯正的童心;他认为道学家抬出道统说,无非显示他们的「好自尊大」,实质上是一种捏造和对古人的诬蔑;他认为荀卿较孟子的思想更为通达而不迂,因此荀卿的地位应该排在孟子之前。他说:「道学家自鸣清高,实际志在高官厚禄。有的道学家能写几句诗,就自称山人,有的不会写诗,会讲良知,就自称为圣人。他们名为山人,而心同商贾;口谈道德,而志在穿窬。」又说:「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同狗彘然也。夫世之不讲道学而致荣华富贵者不少也,何必讲道学而后为富贵之资也?此无他,不待讲道学而自富贵者,其人盖有学有才,有为有守,虽欲不与之富贵不可得也。夫唯无才无学,若不以圣人讲道学之名要之,则终身贫且贱焉,耻矣,此所以必讲道学以为取富贵之资也。」
李贽在〔焚书〕卷四中又指出:「平居无事,只解打恭作揖,终日匡坐,同于泥塑,以为杂念不起,便是真实大圣大贤人矣;其稍学奸诈者,又搀入良知讲席,以阴博高官,一旦有警,则面面相觑,绝无人色,甚至互相推诿,以为能明哲。盖因国家专用此等辈,故临时无人可用。」
李贽对当时道学的批判是全面的,他指出一般人对圣人的迷信,经典的缺陷,道统说的虚构,道学家的虚伪、丑恶、无用。他被当时的统治阶层目为异端,惑世诬民,因而遭受到必欲杀之而后快的厄运。
李贽贬斥儒家而推奖诸子,对受人唾骂的谯周、冯道,他替他们翻案,表彰他们「救民的苦心」。他认为只要有真才实学,黄老也可,申韩也可,苏张也可,孙吴也可,他们总都各有其用,不像儒家欺世盗名,空谈心性。
李贽不像一般道学家把世人都要限定在一条路上,尤其是他对张居正(江陵)极为推崇。张居正杀何心隐,李贽极为痛心,他所以和耿定向(天台)绝交,其根源就在耿定向没有向张居正说情,救援何心隐;然而他对张居正却极为尊重,如他在〔答邓明府〕函中指出:「何公布衣之杰也,故有杀身之祸;江陵宰相之杰也,故有身后之辱。不论其败而论其成,不迫其迹而原其心,不责其过而赏其功,则二老者,皆吾师也。非与世之局琐取容,埋头顾影,窃取圣人之名,以自盖其贪位因宠之私者比也。」李贽认为张居正和何心隐,都非俗流,都是豪杰,都可奉为师表。张居正虽反对讲学,但其伟大不可及处不容因此而埋没。对何心隐之死,李贽颇为张居正出脱,他骂那班杀心隐以媚江陵者为非人。至于张居正本人,根本未把心隐放在眼里,何尝必欲杀他呢?他这种冤心隐而不恨江陵,强调公是公非、公好公恶的见识度量,实非一般道学家所能及。
李贽崇尚事功,所以他称赞江陵,称赞管仲,他骂董仲舒是章句腐儒,反对他所说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李贽这种翻天覆地、独具己见、崇尚自由、狂放不羁的精神,在中国近古思想史上,自有其历史评价。
--作者:程运
【李贽】 图片鉴赏
相关词语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