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观性】的意思和解释
【主观性】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主观性又译为主体性,就字面而言,与主体(subject)、主体的或主观的(subjective)及主体主义(subjectivism)密切相关;实际应用时,大抵指采取或维护主观的、主体的观点或方法的任何思想,皆具有主观(体)性的特质。
主体一词源于拉丁文sub及jacere,意「丢在下面」或「置于下面作基础」,与实体(substance, substratum)意义相近;是指作为基础的、负载的实在存有物。由此可知,被负载的事物是负载者的存有限定,必须藉由负载者而成立。主体最初的涵意,见于亚里斯多德所重视的逻辑中,即逻辑主体,也称为主词或主语;与其对立的是述词或谓语(predicate)。此时主体即为存于世间的实体,因此在一般的陈述中都是将存有物作主词,而将某一限定作述词。此外,依拉丁文原意,所谓负载之说,在哲学上即是指自我系其行动的主体,也就是自我清楚意识到行动,以及某些情况属于自我,并在自我身上。另外,主体与客体相对,指自我的意识与另一事物(对象)相对立;此时的主体可指心理主体或是由肉体和灵魂所构成的人之整体。
由主体的意义出现后,在哲学讨论中,不基于客体或客观事实,而以主体或主观的感受为依据,称为主体的或主观的。因此,主体主义认为认识主体的情况或倾向,是决定知识有效性的原则,此种观点与客体主义相反。
在知识论的探讨中,认识主体与被认识的客体,可说是讨论的重点。从主体而言,知识的标准可能是以个别的人为准;也可能是以文化背景或种族等心理型态作为标准;也有人认为应以人类共同天性或思想的某些形式为准。其中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所主张的主观(体)性不同。理性的主体论认为对象是被主体所决定;若没有一能认知的主体,则根本没有可被认知的对象。因为知识之为知识,必然就是思维主体的一些操作或一项活动,此种知识出自主体的特性(即主体性),并不妨碍知识之成为客观。反过来说,知识之主体性使知识的客观性(对象性)成为可能且有意义。在康德的知识论中,主体性一辞,特别指思想之主体,亦即指「先验的」(transcendental)理性的权威。因此康德的主体论,与经验主义者所倡以为知识皆由主观的印象与观念构成的学说,迥然不同。
有些学者认为主体主义多少意味着以变化无常的感受与倾向为标准,因此不算在纯属存有知识论的范畴谈主体性,但在价值问题探究方面,却主张个别的感受标准,此种说法,认为道德价值的终极标准是道德的特殊感受,美的终极标准是个人的品味(taste);此派学说称为价值主观主义(value subjectivism)。
--作者:汤梅英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