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婴】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韓嬰

拼音

hán yīng

怎么读

【韩婴】的意思和解释

【韩婴】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人名。西汉燕人,生卒年不详。文帝时为博士。着有诗内外传、诗说、诗故诸书,其学称为「韩诗」。今惟外传行于世。
【韩婴】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韩婴为西汉初年的儒学家及经学教育家,韩诗学派的开创者,活跃于公元前二世纪,稍早于董仲舒;燕人。孝文帝时为博士,景帝时为常山太傅;谨慎操守,专意经籍,终身从事教授生徒及着书立说的教育事业。史称「韩生推诗人之意,而作〔内外传〕数万言,燕、赵间言〔诗〕者皆由韩生」,可见其教育活动影响很大。其孙韩商于汉武帝时立为博士,再传弟子蔡谊曾任宰相,因而〔韩诗〕自形成学派后,在汉朝数百年间一直受到国家尊崇,培养了大批学者和政治人才。韩婴的着作,今存〔韩诗外传〕较完整;其余有〔韩诗故〕、〔韩诗内传〕、〔韩诗说〕、〔周易韩氏传〕等已佚,仅存辑本。
      汉武帝时,韩婴曾与董仲舒辩论,而仲舒不能难倒他。他的思想集中在对前儒加以总结和发挥,强调尊孔、重儒、仁政、教化、修身等,颇有其个人独到的见解。在人性论方面,他首先提出顺善之心:主张性善论,如〔韩诗外传〕中说到「天之所生,皆有仁义礼智顺善之心」及「民非无仁义根于心者,王政怵迫而不得见,忧郁而不得出」,系继承孟子四端之心及保民而王的理想政治观点,推翻荀子性恶之立场,否定情欲为恶;希望执政者在教化人民时秉持「因其情而节之以礼」及「从其欲而制之以义」的原则。其次,又认为人性之善如蚕如卵,以说明教育的必要性,说:「夫人性善,非得明王圣主扶携,内之以道,则不成君子。」因此个人后天的学习具有决定性因素。又说:「夫习之于人微而着,深而固,是畅于筋骨,贞于胶漆,是以君子务为学也。」其三,韩婴论养生,反映了文景时期为政「务在养民」的背景,尤其要求解决温饱问题,执政者应「先天下忧衣与食」,而个人应处理好治气、养心等健康问题,他说「饮食适乎脏,滋味适乎气,劳逸适乎筋骨,寒暖适乎肌肤」,才能得到「气脏平,心术治,思虑得,喜怒时,起居而游乐,事时而用足」的自养效果。
      在政治哲学方面,他强调礼法并用,认为御民之道犹如御马,礼如辔衔,刑如鞭策,不可偏废;并鼓吹孟轲式的王道政治理想,透过教育改革弊俗,稳定社会,倡导「正己」的圣人之学,指出圣人必须择师取友,修学正身,然后可以安国保民,因此天子诸侯应该依礼向贤者学习。其次,在教养人民方面,遵循孔子「富而教之」的遗训,以物质生活作为道德基础,再施予德教。其三,在现实的政教中主张减弃旧礼,要「礼易而法,去情不远」,只要简明实用,才可推行礼义于百姓。其四,提出设立学校,如太学、庠序、学校、辟雍等名称,都在他的着作中一再提及,重视由上而下,自京师播及四方的教化方式。
      在道德教育方面,韩婴认为养成君子,须以则天、知命为首要,亦即保有人先天本有的仁义礼智顺善之心,及遵守社会礼法制度,因为「礼者,则天地之体,因人之情而为之节文者也」。认为礼法是圣人取法天地而制定的。其次,内在方面要培养坚定的超越于功利的道德信念,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他说「养一性以御六气,持一命而节滋味」。用埋性节制情欲,教师对学生要「抗之以高志」,以高标准期勉学生;而外在方面,对人的气志、容色、声音、言语、事行等足以表明德性的方面都要给予注意,养生及德性涵养兼顾,目的在于培养文质彬彬的君子。其三,继而治气养心的最佳方法在于「莫径由礼,莫优得师,莫慎一好」。韩婴在这方面继承荀子思想,重视对礼教的专一及强烈的爱好,藉着贤师的直接指导及益友的砥砺帮助,最后靠着自己的修养及坚强的意志去勉力实行。
      总上可知,韩婴的教育思想在人性本善、教学相长、礼教治国及修身、学习等方面,都有精辟见解,值得探究。

--作者:陈章锡

【韩婴】 图片鉴赏

韩婴

相关词语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