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负不凡】的意思和解释
【自负不凡】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义参「自命不凡」。见「自命不凡」条。
典源
此处所列为「自命不凡」之典源,提供参考。 ※《聊斋志异.卷九.杨大洪》大洪杨先生涟,微时1>为楚名儒,自命不凡。科试后,闻报优等者,时方食,含哺出问:「有杨某否?」答云:「无。」不觉嗒然自丧,咽食入鬲,遂成病块,噎阻甚苦。众劝令录遗才;公患无赀,众醵十金送之行,乃强就道。夜梦人告之云:「前途有人能愈君疾,宜苦求之。」临去,赠以诗,有「江边柳下三弄笛,抛向江心莫叹息」之句。明日途次,果见道士坐柳下,因便叩请。道士笑曰:「子误矣,我何能疗病?请为三弄可也。」因出笛吹之。公触所梦,拜求益切,且倾囊献之。道士接金,掷诸江流。公以所来不易,哑然惊惜。道士曰:「君未能恝然耶?金在江边,请自取之。」公诣视果然。又益奇之,呼为仙。道士漫指曰:「我非仙,彼处仙人来矣。」赚公回顾,力拍其项曰:「俗哉!」公受拍,张吻作声,喉中呕出一物,堕地堛然,俯而破之,赤丝中裹饭犹存,病若失。回视道士已杳。
(1) 微时:微贱的时候,指尚未显贵时。
(1) 微时:微贱的时候,指尚未显贵时。
典故说明
此处所列为「自命不凡」之典故说明,提供参考。 《聊斋志异》是清代闻名的志怪小说,为蒲松龄所作。「聊斋」是蒲松龄的书房,「志异」则是记录神鬼怪异之事。蒲松龄热衷功名,参加科举考试却屡次失败,后以教书为业,过着清苦的生活。蒲松龄对于民间传说十分热衷,他喜爱听人讲述神鬼故事,只要一听到有趣的故事,就会赶紧提笔写下。四方的同好知道了这个情形,也常将自己听到的故事写下寄给蒲松龄,做为他创作的素材。久而久之,便为创作《聊斋志异》打下了基础。而蒲松龄处理这些民间传说时,除改口语为文言之外,大体保留其本来面貌,故本书也可做为研究当时社会背景的参考资料。在〈杨大洪〉中,蒲松龄叙述了杨涟的故事。杨涟确有其人,明朝人,号大洪,个性磊落有节操,官至左副御史。天启四年,杨涟上书弹劾阉党魏忠贤,次年被陷害入狱而死,在湖北一带流传着大量有关他的传说。相传,杨涟在未显达之时,已是湖北有名的文人,自视甚高。他因噎成病,梦见一神仙要他去江边的柳树下,找一个吹笛的人。隔天,杨涟到了江边,果然见到一名道士吹笛,便将身上的金子全给他,请他帮忙治病。道士却将金子全丢到江中,杨涟看了觉得十分可惜。道士本是仙人,想度杨涟成仙,见他尘念未消,只好作罢,便用力的拍杨涟的后颈,把他的病治好了。文末,蒲松龄藉异史氏之笔评论道:「与其让天上多一个仙人,不如让人间多一个圣人。」文中提到杨涟「自命不凡」,这句成语常被用来形容自以为聪明、不平凡。
书证
- 01.《崇祯本金瓶梅.第三回》:「我小时在三街两巷游串,也颇自负不凡。」
- 02.《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姑娘,你且莫自负不凡,把天下英雄一笔抹倒。」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自以为高明、不平凡。多流露高傲自负的态度。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姑娘,你且莫自负不凡,把天下英雄一笔抹倒。亦作自命不凡。
【自负不凡】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自以为高明、不平凡。多流露高傲自负的态度。《儿女英雄传.第一八回》:「姑娘,你且莫自负不凡,把天下英雄一笔抹倒。」也作「自命不凡」。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