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的意思和解释
【致良知】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致良知」是王阳明所提出的最重要学说。据阳明弟子钱绪山说:阳明之教有三变,居贵阳时,首倡知行合一之说;自滁阳后,多教学生静坐,江右以来,才单提致良知三字,直指本体,令学生言下有悟。阳明并说:教学生静坐,久了学生渐有喜静厌动、流入枯槁的毛病。所以近来只指明致良知的工夫。学生真见得良知本体明澈,是是非非莫非天理,不论有事无事、精察克治,都归并一路,才是格物致知实际工夫,不落一边。因为良知原不分动静,致良知比静坐工夫较为无弊(见〔王文成公全书·刻文录叙说〕)。
「良知」一词首见于〔孟子〕。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孟子·尽心上〕)阳明致良知说,可溯源于此。把人天生的道德理性(仁、义),扩充出去,实现于天下(达之天下),就是致良知。
阳明进一步把良知视为本体,而致良知是恢复心之本体。所谓「致」,是精察体认良知,自然能坚信奉行良知,而恢复良知莹彻的本体。
阳明说:「圣人之学,心学也。」又说:「心者,身之主也,而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也。」以及「良知者,心之本体」。因此,他说的心也称为良知,良知即为其心学的基础,故又说:「吾将以斯道为网,良知为纲。」并用「致良知」三字来代表他的学说主旨,他说:「吾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阳明认为良知乃衡量是非善恶的标准,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就尽了是非,只是非就尽了万世之变。」良知是「不虑而知,不学而能」的,自能判别是非,进行「好是、恶非」的选择。同时,良知为人人所固有而圣愚皆同的,故言:「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 ,不假外求。」又说:「良知之在人心,亘万古、塞宇宙而无不同。」再者,良知即为人的至善本性,是天理之昭明灵觉处,故阳明说:「缘天地之间,原只有此性,只有此理,只有此良知,只有此一件事耳。」但当人性的发动有所偏执时,就是私欲蒙蔽了良知、天理,圣人与常人的差别,就在于常人多为物欲牵蔽,不能循得良知。
所谓致良知就是「胜私复理」,即克除私欲对良知的蒙蔽,以恢复内心之天理,他说:「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然而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所以须用致知格物之功,胜私复理,即心之良知更无障碍,得以充塞流行,便是致良知。」可见,致良知也就是充分彻底地发挥人心判别是非、昭明天理的灵觉,进而达到「纯乎天理而无人欲之离」的圣人境界。
致良知的工夫是渐进的,良知愈思愈精,工夫愈久愈觉不同。良知虽本体如一,无所增损,但良知所知的范围则渐次扩充。今天良知所知如此,只随今天所知扩充到底,明天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天所知扩充到底。
心的本体,自然知道是非,即是良知,此是「心即理」。将此良知用在事事物物上,为善去恶,而无私欲蔽隔,良知所知就能行于事物,即知即行,此是「知行合一」。圣人之学;悉在于此。
良知即天理,在此心上去人欲、存天理,就是致良知。知行本体即是良知,即知即行,致知必在行,知行合一就是致良知。致良知是在良知上用为善去恶的工夫,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使事事物物皆合于理。
--作者:王开府
【致良知】 图片鉴赏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