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九鼎】的意思和解释
【一言九鼎】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释义
九鼎,传说中夏禹的传国宝器。「一言九鼎」形容说话很有分量。语本《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后亦用「一言九鼎」形容说话很有信用。△「三寸不烂之舌」
典源
《史记.卷七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平原君1>已定从2>而归,归至于赵3>,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4>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5>,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6>。毛先生以三寸之舌7>,强8>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遂以为上客。
(1) 平原君:?~公元前351,名胜,战国赵武灵王之子。封于平原,故称为平原君。喜宾客,食客多至数千人,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亦为赵之名相。
(2) 从:通「纵」,指合纵,是战国时苏秦倡导联合六国共同抵抗秦国的政策。
(3) 赵:战国时七雄之一,与韩、魏分晋立国,都邯郸,后为秦所灭。
(4) 毛先生:即毛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赵平原君的食客,初无表现,后自荐随平原君至楚,与楚王定约立功。
(5) 楚: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后为秦所灭。
(6) 九鼎大吕:传国宝器,比喻分量极重。九鼎,夏禹所铸的九口大鼎,象徵九州。大吕,周庙大钟。
(7) 三寸之舌:形容能言善道的口才。见「三寸不烂之舌」。
(8) 强:音ㄑ|ㄤˊ,同「强」。
(1) 平原君:?~公元前351,名胜,战国赵武灵王之子。封于平原,故称为平原君。喜宾客,食客多至数千人,为战国四公子之一,亦为赵之名相。
(2) 从:通「纵」,指合纵,是战国时苏秦倡导联合六国共同抵抗秦国的政策。
(3) 赵:战国时七雄之一,与韩、魏分晋立国,都邯郸,后为秦所灭。
(4) 毛先生:即毛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赵平原君的食客,初无表现,后自荐随平原君至楚,与楚王定约立功。
(5) 楚:周成王封熊绎于楚,春秋时称王,为战国七雄之一,后为秦所灭。
(6) 九鼎大吕:传国宝器,比喻分量极重。九鼎,夏禹所铸的九口大鼎,象徵九州。大吕,周庙大钟。
(7) 三寸之舌:形容能言善道的口才。见「三寸不烂之舌」。
(8) 强:音ㄑ|ㄤˊ,同「强」。
典故说明
战国时,秦国攻打赵国,首都邯郸被围,情况相当危急。赵王派平原君到楚国求援,想联合楚国来抵抗秦国。平原君要从门下食客选二十个人一起去楚国,但挑来挑去只挑到十九人,还剩一个人挑不出来,有个叫毛遂的人便自我推荐,平原君就接纳他。到了楚国,平原君一直不能说服楚王援助赵国。毛遂仗剑向前,向楚王分析情势,义正词严,气势凌人,楚王便答应与赵国订立盟约。平原君完成任务回到赵国后,赞赏毛遂说:「毛先生一到楚国,就使我们赵国的地位大大提升,比九鼎大吕还要有份量。毛先生的口才,真是比百万军力还要强大。」自此便一直将毛遂奉为上宾。后来「一言九鼎」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用来形容说话很有分量。后亦用于形容说话很有信用。
书证
- 01.宋.范浚〈寄上李丞相书〉:「盖以为阁下勋德甚高,而名塞天壤,士之仰英风望余光者,冀一见有轻万户之心,得一言若九鼎大吕之重。」
- 02.清.孔尚任《小忽雷传奇.第四出》:「一言九鼎全家仗,三茶六礼都休讲,准(准)备酬媒醉几场。」
- 03.《歧路灯.第五回》:「李瞻岱来学中备了一分礼,央前任寅兄与我说:『二位老师,一言九鼎。』谁知娄昭不肯去也罢了,他还推到他哥身上。」
- 04.清.丘逢甲〈送刘铭伯之美洲〉诗四首之四:「九万征程走使车,一言九鼎信非虚。不须十部贤从事,齐拜刘公一纸书。」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鼎,古代礼仪中的重器。九鼎,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以象九州。一言九鼎形容说话很有分量。歧路灯˙第五回:李瞻岱来学中备了一分礼,央前任寅兄与我说:二位老师,一言九鼎。谁知娄昭不肯去也罢了,他还推到他哥身上。
【一言九鼎】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鼎,古代礼仪中的重器。九鼎,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以象九州。一言九鼎形容说话很有分量。《歧路灯.第五回》:「李瞻岱来学中备了一分礼,央前任寅兄与我说:『二位老师,一言九鼎。』谁知娄昭不肯去也罢了,他还推到他哥身上。」
【一言九鼎】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 形容说话很有分量。
【造句】他在商界一言九鼎,所以大家有什么困难都找他帮忙。
【一言九鼎】 图片鉴赏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