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贯之】的意思和解释
【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来源:成语词典版)
词典附录
- 修订本参考资料:语出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指用一种道理贯通于各类事物之中。三国志˙卷十三˙魏书˙锺繇传:先帝圣德,固天所纵,坟典之业,一以贯之。五灯会元˙卷十六˙签判刘经臣居士:良哉孔子之言,默而识之,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语出《论语.里仁》:「吾道一以贯之。」指用一种道理贯通于各类事物之中。《三国志.卷一三.魏书.锺繇传》:「先帝圣德,固天所纵,坟典之业,一以贯之。」《五灯会元.卷一六.签判刘经臣居士》:「良哉孔子之言,默而识之,一以贯之。」
【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一以贯之】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孔子与曾参讨论什么是「道」的问题,告诉曾参说:「吾道一以贯之。」孔子认为他所说的道,虽然包罗万象,按其理实是一贯的。孔子走后,其他的门弟子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回答说:「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忠恕」两字的涵义,照朱熹的解释:「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另外,在〔中庸〕第十三章中,孔子曾讲过「忠恕运道不远」,可见「忠」和「恕」离开孔子的「道」不远,但并不等于「道」。「忠」和「恕」是达到「道」的方法。而孔子一以贯之的「道」,正确的解释应该是「仁」,「忠」和「恕」是达到「仁」的方法。孔子的思想,是以「仁」为中心,他在讲人生的意义或人类行为的标准,或探讨人与人相互关系的时候,总喜欢提出一个「仁」字,作为最高的目标。孔子把「仁」或「道」,若得比一个人的生命还要重要,所以他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又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一生论仁的话极多,专就〔论语〕一书来讲,全书五百零八章中,论仁的有五十八章,占全书九分之一强。〔论语.里仁篇〕一共有二十六章,其中论仁的有六章,占全篇章数四分之一弱。
孔子所说的「仁」,意义非常广泛,可包括忠、爱、勇、恭、宽、信、敏、惠等各种德目,是道德的总名称。蔡元培说:「孔子所说的仁,乃是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胡适之则说:「仁是理想的人道,做一个人须要能尽人道,能尽人道,即是仁。」
孔子所说的「道」,也就是指与生俱来的「仁心」。天理人心都融合在「道」中,能「存诚」即「尽仁」,能「尽仁」即「尽道」,是一贯的。
孔子所说的道,以孝弟之道、君子之道为根基,推演为邦国之道、平天下之道,以至通于天命、极于性命之善道为归结,也是一贯的。
--作者:程运
【一以贯之】 图片鉴赏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