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推理】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演繹推理

拼音

yǎn yì tuī lǐ

怎么读

英语

deductive inference Deductive Reasoning

【演绎推理】的意思和解释

【演绎推理】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目录

演绎推理

演绎推理(deductive reasoning)简称演绎(deduction),系根据已知事实或假设条件推演出结论的推理方式。基于此义,演绎推理分为三段论法演绎推理与假设演绎推理两种方式。

三段论法演绎推理

三段论法演绎推理(syllogistic-deductive reasoning)是典型的演绎推理。所谓三段论法(syllogism),系根据一个普遍原则(或公认的事实)为前提,推演到某一特殊事例,从而得到一个肯定结论的推理方式。此种推理方式之所以称为”三段”,是因为推理过程中包括三个阶段:(1)确定普遍原则;(2)举出特殊事例;(3)做出肯定结论。兹举例说明三段论法之应用,并附带说明有关的几个名词。

凡金属皆为原质;

铁是金属;

故铁为原质。

以上所举推理中包括三个语句,三个语句均属平述句,分别表述一件事理,在逻辑上,这三个语句称为三个命题。所谓命题(proposition),是指含有主词与宾词的一句完整语句。这三个命题因为在推理中出现的顺序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表述普遍原则的第一命题,称为大前提(premise);表述特殊事例的第二命题,称为小前提(minor premise);表述结论的第三个命题,称为结论(conclusion)。三个命题连在一起形成的推理陈述,称为论证(argument)。按照此等逻辑术语,潜力即可写为:

大前提:凡金属皆为原质;

小前提:铁是金属;

结论:故铁为原质。

基于以上举例说明,可知三段论法演绎推理思维方式,有两个基本条件:

(1) 三段论法推理之结论,必须根据两个前提推演而来;而且小前提之主词在概念上不超出大前提主词概念的范围之外。

(2) 只有大小两前提所述事实为真时,推理所得结论才会为真。像此种前提为贞而结论亦为真的推理方式,称为有效论证(valid argument)。

假设演绎推理

前述三段论法的主要特点是,只要两个前提为真,所得结论就一定是肯定的,有效的。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例无法循三段论法的方式去推理获得肯定结论,甚至有很多情况下找不到普遍原则作为推理的依据。因此,在三段论法之外,乃有假设演绎推理的研究。

假设演绎推理(hypothetic-deductive reasoning)是指根据一个假设性前提推演出一个结论,藉以做为判断依据的思维历程。先看以下的例子:

如果天下雨,我就带伞。

现在天下雨;

所以我就带伞。

就逻辑形式看,此例也是采用了三段论法中根据大小前提推演出结论的方式。惟其中的大前提不同,它不是一个普遍原则的陈述,而是采用了假设的语气,由前后两个命题,说明了”如果……就……”的条件关系。[注2]

备注

[注1]张春兴 着(2009)。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页164。东华书局。

[注2]张春兴 着(2009)。教育心理学-三化取向的理论与实践-,页166。东华书局。

【演绎推理】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演绎推理是常用于逻辑和数学的推理方法。在最简单的演绎推理型式中,两个前提能导致我们对一特定的例子作出必然的结论。其推理型式像「凡人皆会死,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会死。」这是一种由普遍原理来断定特殊事实的方法,也称为三段论法(syllogism)。评估演绎推理能力时,常以三段论法的模式来命题。如果两个原有的前提是错的,或其中一个前提是错的,那所得的结论也必然是错的。另外,像「如果年龄满七岁就必须上小学,小美还没上小学,所以小美还没满七岁。」这种若p则q, 的推理型式,也是属于演绎推理。
      善于演绎推理的人,也就是我们一般称之为合逻辑或理性的人,似乎较能评估各种因素,而做决定。因此,培养演绎推理能力,常是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但有学者主张演绎推理能力并非所有人可达的,尤其某些形式较复杂的演绎推理。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主张前运作期(preoperational stage,年龄约二至八岁)的儿童,在进行推理时是既非依循演绎推理,也非归纳推理,而是处于一种转换时期,会任意运用甚至不可能存在的关联来进行推理。儿童必须进入具体运作期(concrete operationalstage,年龄约八至十一岁),才能有系统的进行推理。
      认知科学家试着探究进行演绎推理时的心理过程。并提出三种理论来解释何以人们在进行演绎推理时容易犯错。
      理论一,认为人有与生俱来的论据原则在心中,像「若p则q,现知p,所以q」。所以遇到类似这种论据原则的情况时,人们很容易能演绎出正确结论。但是如果遇到无法直接引用上述论据原则,像 的情况时,人们就不容易演绎出正确的结论。也就是说,进行推论时所须的步骤越多,就越困难,越容易出错。赞成这种说法的人,会依照进行推论时所须步骤的多寡来断定任务的难易,或依此安排教学内容。
      理论二,认为演绎推论结果的正确度是与内容有关,内容越是抽象,越不容易达到正确推论结果。赞成此说法者,会以内容的抽象程度来安排教学内容顺序。但这个理论无法解释在抽象及不熟悉的事物中,人们究竟如何进行演绎推理。
      理论三,认为人并无与生俱来的论据原则在心中,而是有与生俱来的心理过程来建构与前提相对应的模型。在建构模型时,推论者会加入自己对推论内容的了解,而在心中存有其他可能性供选择。由于人的记忆力有限,所以会在推论时产生错误。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如辨识矛盾、测试假说,或评估解释合理性,都需要进行演绎推理。
      在思考的过程中,演绎推理常与归纳推理一起被运用,以得到稳固的结论。经由归纳,可以得到普遍通用的概念;经由演绎,则可运用这些普遍通用的概念,来理解、解释,及组织数据,然后由此测试由归纳而得之概念的通用性。在科学教学中,归纳与演绎是不可分的。只是经由介绍定义的方式来教导学生一个科学概念,而不尝试引导学生将此概念运用在新案例里以探讨此概念的可行性,那么,所介绍的科学概念就不具有实质意义。
      演绎推理是指在一命题语句作为假设的前提下推论其真伪的科学方法。演绎推理的模式如下:「若H则I←→若非I则非H」或「H→I←→I→I→H」,H称为假设(hypothesis),I称为假设的试验蕴涵(test implication of hypothesis),在演绎推理模式下,有几种可能的必然结果,命题:①「H为真且I为真,则:若I为伪则H为伪」;命题②:「H为真且I为真,则:若I为真则H为其」;命题③:「H为真且I1,I2,In为真,则:若I1,I2,……,In为真则H为真」。在上述之命题中,命题①正确,命题②错误,命题③错误,但提供了部分检证。演绎推理以「必然性」来蕴涵结论。
      哲学家、心理学与人类发展学家都无法说明「科学革命」是如何发生的,但可确定的是「科学革命与科学发现」皆与「科学思考」(scientfic thinking)有关,科学思考推理在科学发现扮演的角色是「获得科学观察之概念与概念间的内在联系而得到科学发现」,在对未知领域的科学探索过程,科学思考推理能够把观察到的现象转化为概念,进而将个人的观念与人类智慧所累积的知识概念联系起来,形成与经验事实相对应之知识体系结构。
      科学推理是科学思考的方法,科学思考过程的三个主要方法为(1)归纳推理。(2)演绎推理。(3)类比。其中归纳法与演绎法为逻辑经验论的主要方法,而类比法则被交叉使用于两者之间。逻辑经验论对科学知识的本体观,从「科学知识就是经验」,扩充为科学知识是从外在存在的实体,经由「经验、科学方法与逻辑」把科学知识予以组织化,科学知识为经由归纳与演绎的互用,观察 「客观存在的实体」所获得的概念,发展共同对相同概念的定义与符号,建立普适化规则与因果关系,形成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藉着由「思考与推理」所获得的「暂时性的假设」,经由种种测试检验而获得某种强度的「归纳支持接受」(inductive support)或检证(confirmation),演绎推理以「必然性」来蕴涵结论;归纳推理以某种程度的「或然性」来蕴涵某种结论。

--作者:张文华
  • 将I/O界面与记忆体界面做在一起的方式,即将记忆体界面位址使用与I/O界面位址使用共同做在同一个记忆体上。

【演绎推理】 图片鉴赏

演绎推理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