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测验】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智力測驗

拼音

zhì lì cè yàn

怎么读

英语

Intelligence Test

【智力测验】的意思和解释

【智力测验】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一种测量智力高下的测验。为公元一九零六年法国人皮奈(AlfredBinet)及西门(Theodore Simon) 二氏所发明。测验内容包括语文测验及作业测验等二部分,涵盖常识、字汇、阅读理解、图形拼合、空间概念等。
【智力测验】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 心理学上指一类用以衡量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化测量工具。为公元1906年法国人皮奈(Alfred Binet)及西门(Theodore Simon)所发明。测验项目包括语文测验及作业测验二部分,内容涵盖常识、字汇、阅读理解、图形拼合、空间概念等。
      【造句】学校将在明天为新生举办智力测验,以作为教学的参考。
【智力测验】是什么意思(来源:教育Wiki编版)

智力测验是用来衡监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化测量工具,也是最早发展的心理测验。在学校教育中,智力测验是用来测量学生潜在能力的一项测验,目的是为了确定学生学习的预备度、诊断学习困难,以及协助选择升学与就业的方向,因此,智力测验在学校教育中担任很重要的角色。

历年来,学者对于「智力」的定义说法不一,但大都不出概念性定义及操作性定义两个取向:概念性定义是只对智力一词作抽象式的或概括性的描述。例如智力是抽象式思考的能力;智力是学习的能力;智力是适应环境的能力等。而操作性定义,则是采用具体性或操作性方法来界定智力。例如智力是根据智力测验所测定的能力。

智力测验旨在衡量人们的抽象能力、学习能力和对新情况的适应能力的一套测验。用智力商数(IQ)表示智力水平的数值。智商等于智力年龄除以实足年龄,再乘以100。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William Stern)首先提出此概念。后为美国心理学家特曼(Lewis Terman)于比奈-西蒙(Binet-Simon)智力测验的史丹福修 正方案(1916)中予以采用。智商100被视为一般水平,130左右或130以上为天才,70以下为智能低下或迟钝者。智商上升至实际年龄达到25或接 近30时,才逐渐下降。在预测学校成绩方面,智商值证明有效。1937、1960、1972年人们曾先后3次修订史丹福-比奈智力测验(1916年以前称为比奈-西 蒙智力测验)。1960年以来,人们先在标准化的年龄分组中进行测验,并把这一年龄组的平均成绩定为100;然后再把每个人的测试结果同平均成绩相比较, 这便是个人的智商值。全部智商分数呈正态曲线分布,100分上、下的人数大致相等。人们还可能计算出某一智商分数水平以上(或以下)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数。

在学校情境中,团体智力测验的使用会比个别智力测验更为普遍,主要的原因为实施方便和合乎经济原则。且团体智力测验顾名思义就是以团体(多数人)为对象同时实施的智力测验,优点是可以节省时间。而国内使用较为普遍的团体智力测验有加州心理成熟测验、罗桑二氏语文智力测验、罗桑二氏非语文智力测验、瑞文氏图形推理测验等。

参考资料

吴武典(1990)。辅导原理。

张春兴(1989)。张氏心理学辞典。

张春兴(1991)。现代心理学。

郭生玉(2004)。教育测验与评量

【智力测验】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智力测验」是一种用以衡监个人智力高低的标准化测量工具。由于其所测量的是个人的一般性向,即个人观察、记忆、思考、推理等基本能力的综合,故智力测验又称普通能力测验。
      智力测验的发展可分为下列几个阶段:
      1.生理计量阶段:十九世纪英国生物学家高尔顿(F. Galton)研究人类行为的个别差异,他以人的感官敏锐度为指标,以视觉、听觉的判断为试题,从而测量并推估智力的高低,可以说是智力测验研究的开始。
      2.心理年龄阶段:一九零五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A. Binet)和西蒙(T. Simon)应政府之聘,编制一套智力量表,并以测验的结果去甄试弱智儿童以接受特别教育。这是闻名的比西量表(Binet-Simon Scale)第一次出现。后经一九零八年、一九一一年两次修订,该量表建立心理年龄,试题难度以及标准化等几个重要观念。
      3.比率智商阶段:比西量表传至美国后有三个修订本,其中以史坦福大学教授推孟(L.M. Terman)于一九一六年所修订的量表最闻名,应用最广泛。推孟将比西量表译成英文,修订成适合美语文化背景的智力量表,并建立常模,此即史坦福修订比西智力量表(Stanford Revision of The Binet-Simon Intelligence Scale),也就是后来斯比智力量表(Stanford-Binet Intelligence Scale)的蓝本。斯比量表最大的改变是将原来的心理年龄观念,以智力商数来表示智力。此量表经一九三七年、一九六零年、一九七二年、一九八六年等四次修订,使适用年龄放宽,下限起自两岁,上限延长至成人,并增编测验复本,施测时可交替使用。
      4.离差智商阶段:一九三零年代末期,智力测验的发展又产生了突破性的演进。美国心理测验学家魏克斯勒(D. Wechsler)舍弃了传统的年龄量表法,而以点量表法(point scale)设计了分别适用于儿童和成人的几种智力测验组合,分别在一九四九年、一九五五年、和一九六七年出版了魏氏儿童智力量表(WISC-R)、魏氏成人智力量表(WAIS-R)、和魏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WPPSI)。魏氏更创用了离差智商的计量方法来判定个人智力的高低。
      智力测验的编制,除以智力理论为依据外,另须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
      1.标准化与常模。(参见「标准化」、「常模」)
      2.信度与效度。(参见「信度」、「效度」)
      3.实施程序兴计分方法:智力测验的实施程序,是指施测时必须按手册内的指导语对受试者讲解,据规定分发试卷,说明作答方式等。测验的计分,是在施测之后,必须在手册内注明将测得的原始分数(raw score)加以换算(如换算为智力商数)等,都须详加说明。
      智力测验历经多年使用与研究,发现具有一定的预测效度:
      1.与学业成就的相关:智力测验分数和学业成就的相关很高,至少在小学、中学是如此。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其相关逐渐减低。
      2.团体差异:当群体中的某群人成为研究对象时,常会出现平均表现的差异。例如,来自高所得家庭的孩子得分较贫穷家庭孩子来得高。以父母职业,教育程度或所得来分类,某些弱势团体的成员,如黑人、拉丁裔美国人、印第安人等,比起白人也具有测验得分较低的倾向。
      近几十年来,智力测验在性质及功能上,产生了多方面的改变。很多心理学家尝试将智力测验的题目包括更多的层面:
      1.受智力理论的影响,将单一普通能力测验,改变为多种能力综合测验。
      2.由只适用个人的个别智力测验,增编为同时可测量多人的团体智力测验。
      3.以语文为主的文字智力测验,增编非文字智力测验,以减少语文背景的影响。
      4.由早期只以儿童为对象的智力测验,增编了适用于成年人的智力测验。
      5.身心两方面是不可分的,应将身体运作功能及社会适应能力也视之为智力。
      6.智力测验应建立不同的常模,以便不同种族及社会背景者可在公平标准之下比较智力的高低。
      根据上述理念所尝试编制的智力测验如梅赛尔(J.R. Mercer, 1979)的多元文化多维智力评监(System of Multi-cultural Pluralistic Assessment, SOMPA)、考夫曼等人(A.S. Kaufman and N.L. Kaufman, 1983)所编的考夫曼儿童智力综合测验(Kaufman Assessment Battery for Chidren, KABC)。
      常用的智力测验,参见「团体智力测验」及「个别智力测验」。

--作者:陈嘉阳

【智力测验】 图片鉴赏

智力测验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