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化】的意思和解释
【内化】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内化是指个人将别人的或外在社会的观念、态度、价值标准等慢慢转化成自己的观念、态度、价值标准,而终于变成自己内在的心理特质或人格特质的一部分。根据克拉斯渥尔(D.R. Krathwohl)、布鲁姆(B.S. Bloom)、马西雅(B.B. Masia)的情意领域教育目标的说法,个人价值观及品格的形成是由接受(receiving)、反应(responding)、价值化(valuing)、组织化(organization)和品格化(characterization)等内化过程之后,才慢慢形成个人品格的一部分。儿童从「妈妈说……」、「老师说……」进步而为「我相信……」,便是将其信念加以内化的一种现象。
内化另外也可以是指外显的动作越来越少,终于变成内隐的、概略的、符号化的表徵。这种内化历程的最后结果是形成一个人内在的符号。根据皮亚杰(J. Piaget)的研究,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最初是独语的形式,亦即独自一个人出声音说话,而且还伴有各种手势出现。最后这种自我中心语言会内化而成为片断的而且是没有声音的内在语言(inner language)。布鲁纳(J.S. Bruner)也认为儿童随着认知的发展,也由动作表徵、影像表徵慢慢内化而为符号表徵。
心理分析学派认为:内化是在毫无知觉或没有意识的情况下,一个人习得社会价值的历程。在此涵义下,个人获得超我(super-ego)内容的一切社会化过程,包括道德规范或良知良能的学习,都是内化。透过内化的过程,个人在心理上将身外的人、物、甚至象徵符号,看作是自我的一部分;从这个观点而言,内化与认同作用(identification)的意义,颇为相似。
社会学上内化的观念肇始于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 Durkheim)。涂尔干认为社会即规范的体系,此一体系超越个人意识独立存在,但透过内化的过程深植于个人意识中。佛洛依德(S. Freud)认为超我是透过儿童对父母的认同作用发展而成,个人也可将社会规范及道德观念内化,而构成自我理想(ego-ideal)。帕森斯(T. Parsons)则认为内化的对象不限于超我,除道德规范外,整个文化体系的内容,也是个人内化的对象。
--作者:陈李绸
【内化】 图片鉴赏
相关词语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