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相】的意思和解释
【表相】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表彰。《文选.班固.典引》:「故先命玄圣,使缀学立制,宏亮洪业,表相祖宗,赞扬迪哲。」外貌。《后汉书.卷四八.翟酺传》:「图书有汉贼孙登,将以才智为中官所害。观君表相,似当应之。」
【表相】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表相一辞在哲学上意指事物经由感官知觉对我们呈显的表面现象;与另一英文「呈现」或「表象」(presentation)、「现象」(phenomenon)等辞同义,与「真实」(reality)意义相反。西方哲学可说是由于希腊哲人区分自然的表相与真实而产生。早在公元前六世纪,泰利斯(Thales, 624~546 B.C.)即认为在变化多端的自然现象背后,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普遍原理——水,是宇宙万有的实质成因,也就是宇宙的实体。其后的米利都学派哲学家(the Miletus School),或许不同意水是真实,但是率皆同意「表相」与「真实」的区分。其后毕达哥拉斯学派(The Pythagoreans)认为一切存在者皆存在于数字之中;巴门尼底斯(Parmenides, 540~470 B.C.)主张真实即永恒不变的太一(the One),唯理性思维能知;感官知觉则以表相欺骗人,使人误以为宇宙世界处于变化之中;也是本诸表相不同于真实的信念。当时唯有赫里克利图斯(Heraclitus, 544~484 B.C.)独排众议,认为表相即是真实,总在变迁之流中。他以「火」比喻真实既为恒常不变的原理(如火为同一把),却时时刻刻生灭不住(如火苗不断更新)。到了原子论时期,德谟克里特斯(Democritus, 460~370 B.C.)进而提出感官知觉仅为感觉原子与物体原子交合的结果;感知是出于感官的主观条件,人只能认识物体对人呈显的表相,永远无法凭靠感官取得物体的真相。
德谟克里特斯的理论到了十七世纪得到回响。开普勒(J. Kepler, 1571~1630)与伽利略(G. Galileo, 1564~1642)均认为人经由感官知觉所认识有关物体的性质,如色、声、香、味、触等,只是物体的表相,可名之为次性(secondary qualities)。至于物体自身由微粒(corpusculars)构成,无色无味。如其具广袤、质量、固态性等,则可名之为初性(primary qualities),并非感官知觉所能知。英哲洛克(John Locke, 1632~1704)同意这项区分,并提出「物自身」(things in themselves)完全不同于次性,只近乎初性的说法。随后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据此区别「现象」(phenomenon)与「物自身」(nomenon)的不同。康德认为现象可透过感知形式,成为人认知的对象;物自身则可思不可知(can be thought but cannot be Known),超乎认知的范围。近代英国新黑格尔主义者布莱德利(F.H.Bradley,1846~1924)在其所着〔表相与真实〕(Appearance and Reality)一书中认为时间、空间、运动、变化、因果、万物、自我、真理、神,均为表相;事实上表相与真实的二分,殊不妥当。说表相之外尚有真实,只是复制、重复同一个世界。实则表相与真实是有机的整体(organic whole),以为表相只呈现部分真实、或者根本不同于真实,均是不知宇宙世界整体全象之故。
综合上述所说,表相与真实的区分一方面刺激了人的思辨与抽象能力,使人的思维与认知超乎复杂的现象之外,进而探求解释多与变化现象的普遍原理,启发科学研究的兴趣;另一方面难免造成自然的两截(bifurcation of nature),以及认识的吊诡(paradox of epistemology)。也就是说因为表相与真实的区分,造成初性与次性的二分,使自然分割为两个世界:一是依人主观感知而立的感觉世界;一是花不香、鸟不语的粒子世界。另一方面,感官可知的世界并非真实;真实即物自身,则不可知。如此可知者不真实,真实者不可知,即是认识的吊诡。
--作者:愈懿娴
相关词语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