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倪】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天倪

拼音

tiān ní

怎么读

【天倪】的意思和解释

【天倪】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自然的分界。《庄子.齐物论》:「何谓和之以天倪。」天涯。唐.岑参〈宿铁关西馆〉诗:「雪中行地角,火处宿天倪。」唐.高适〈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诗:「遥见林虑山,苍苍戛天倪。」
【天倪】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天倪」原是指自然的分际;根据庄子学说,宇宙间万事万物的差别区分,都出自人的主观执见,认为己是彼非,如果就事物自身自然而然来说,并没有分别,而这自然没有分别,就是自然的分际,也就是天倪。「天」在庄子用语中代表自然,如「天籁」是指自然的声音,「天府」是指自然的宝库,「天食」是指自然的供给等,而「倪」的本意则是端倪,是分际。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莫若以明」、「彼是方生」(参见「齐物论」、「莫若以明」、「彼是方生」)等说,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原本齐平无别,所有的差别区分,都是由于人心偏执,分彼此而起。因此唯有破除执见,领悟「彼此」、「是非」只是依附人心而有的对立观,便能体会自然的分际(自然原没有分际)。如〔齐物论〕上说:「何谓和之以天倪?曰:是不是,然不然,是若果是也,是之异乎不是地无辩,然若果然也,则然之异乎不然者亦无辩,化声之相待,若其不相待,和之以天倪,因之以曼衍,所以穷年也。忘年忘义,振于无竟,故寓诸无竟。」所谓自然的分际就是无所分别,以自然的无所分别化解人心的执着分辨,就得将不是与是,不然与然平等看待。进一步说,「是」如果真的是「是」,那么「是」与「不是」的不同,不过是自然而已,无需争论分辩;同理,「然」(对的)如果真的是「然」,那么「然」与「不然」(不对)的不同,也不过是自然而已,无需争论分辩。如此「是」、「不是」与「然」、「不然」等音声相对的语词,有如毫无差别,并不相待一般。也就是说以自然无分别的分际,来化解人心是非的分辩对立,随任自然无极变化蔓衍滋生,以至于无穷无尽。如此一来,没有时间久暂,也就没有生死是非,终于达到全然无分别的境界。庄子称这样的境界是「天均」(自然均平之理)、「两行」(对立之事,并行不悖):「是以圣人和之(高亨认为宜作「休乎」凡是非,而休乎(配合上文,高亨认为应作「和之以」)天均,是之为两行。」修道的人不再分辨是非,以自然之分来化解争议,使对立两造各行其便,就是所谓的「两行」。
      在〔寓言篇〕,庄子则解释言说概念是人用来区别分辩的工具,也是人表情达意不得不使用的媒介,如果人各执一辞,坚持己见,则我是彼非的争端必然不断。唯有使用语言时,有如酒器,满则倾,空则仰,倾仰随人地作无心之言,才能达到无分别的境界,所谓「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就是这个意思(「卮」是酒杯,卮言或以为言辞如酒器随人仰俯,无心而出,或以为是人于酒酣耳热之际,畅所欲言)。有言无言在于人心,而不在于语言自身,〔寓言〕中说:「不言则齐,齐与言不齐,言与齐不齐也,故曰无言。言无言,终身言,未尝言;终身不言,未尝不言。……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非卮言日出,和以天倪,孰得其久?万物皆种也,以不同形相禅,始卒若环,莫得其伦,是谓天均。天均者天倪也。」也就是说,不以名言概念加诸事物之上,则可以对万事万物等量齐观,不做分别。齐平之理和言说之别,是前者无言,后者有言,因此无法等量齐观,唯有无言(或者无心之言),才能真正做到齐观。无心而言,即使一生言说,也有如不曾言说;反之如果成心着,即使一生都不发一言,仍不能说做到平等齐观的境界。万事万物从特定的角度观点来看,固然有一定的性质,就事物自己而然来说,却没有什么是不对的,不应该的。唯有无心之言,通意倾泄,以自然的分际(即无分别)化解此是彼非的争议,才可以长久。宇宙万物同源一体,以各种不同形状方式繁衍后代,形成相互滋养的生态环境,首尾相衔,不知始终,不辨高下。因此可以说天道无私,对万物一视同仁,这一视同仁的均平之理,也就是自然的分际。
      总结以上所说,天倪的意思是自然的分际,由于万事万物在自然之中,均等齐平,原无分别,自然的分际也就是自然无分别。自然无分别可用来化解人心执见,以及此是彼非的争议,可以借着无言或者没有成心的卮言来达成。

--作者:俞懿娴

相关词语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