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的意思和解释
【天道】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修订版)
- 天气、气候。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这等三伏天道,你便有冲天的怨气,也召不得一片雪来。」《喻世明言.卷一.蒋兴哥重会珍珠衫》:「暑天若穿了他,清凉透骨。此去天道渐热,正用得着。」
- 时分。元.萧德祥《杀狗劝夫.第三折》:「嫂嫂,更深半夜,你一个妇人家,这早晚天道,也不是你来的时候。」
- [一]ㄊㄧㄢ ㄉㄠˋ tiān dào
- 天理、自然的法则。《书经.大禹谟》:「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
- [二]ㄊㄧㄢ .ㄉㄠ tiān dao
【天道】 是什么意思(来源:辞典简编版)
- 天气、节候。
【造句】三伏天道
- 天气、节候。三伏天道
【天道】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天道一词有多种意义:一就本义而言,天道是指物理自然运行的原理或法则,如日月代明、四时代序、寒暑更迭、阴阳交替都有一定的规律,而日月星辰风雨雷电等自然现象,都是天象,因此天道就是自然天体运行的道理。其次就衍生义而言,天道一词或指人格神的律令,以及命定之天不可改易的决定。如〔古文尚书.汤诰〕上说:「天道福善祸淫」,〔仲虺之诰〕说:「钦崇天道」,均是以天为崇仰宗法的神只,进而以天为具有超越自然,冥冥之中施行祸福赏罚的力量,天道即是福祸赏罚的原则。这种天道施行的自然赏罚,见于风调雨顺、旱涝灾荒,在人事上则见于吉凶祸福,往往为占验对象,如〔国语.周语〕说:「吾非瞽史,焉知天道。」就是以天道为神不可测的占验对象。衍生义中更重要的意涵,则是以大道为具有哲理意义的法则,先秦儒道两家,皆对天道一词的形上、哲学涵意,有重大贡献。
在儒家典籍中,天道除了上述二义之外,还指形而上的义理,如〔论语.公冶长篇〕:「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正是说孔子多以诗书礼乐等实学授徒,有关形而上的性命之理,则不多谈。实则〔周易〕与〔礼记〕之中有关天道的论述,时有所见,足以代表孔子的天道观。首先在〔易〕与〔中庸〕之中,天道是与地道、人道并举的「三才之道」,如〔系辞传〕上说「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矣。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材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三材之道也。」就是说易的基本原理,遍及天地之道。有天地人三道,每道各以二爻象徵,故一卦具备六爻,六爻就在象徵人居天地之中,参赞天地化育的意义。于是〔说卦传〕上说:「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曰阳;立地之道,曰刚曰柔;立人之道,曰仁曰义。」也就是说三材各有其性质与价值。首先天道就是时间,阴阳交替是天道的表徵;所谓地道就是空间,土宜刚柔是地道的表徵;而所谓人道就是人文价值,人在时空套具之中(具体言之即天地),参与造化之功,创造人类价值,仁义即是人道的表徵。〔中庸〕根据三才之道的原理,进而阐说道:「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真实无妄、创生不息的宇宙功能是自然法则,效法这真实无妄、创生不已的精神,则是人类应循的原理。唯有至诚者能穷尽其创造生生的本性;能穷尽自身本性之后,便可推己及人,推人及物,以参赞天地化育之功,与天地并为三才。〔礼记.哀公问〕则以天道与人道相对而立:「哀公问:『敢问人道谁为最大?』孔子愀然作色而对曰:『… …人道,政为大。』」「公曰:「敢问君子何贵乎天道?』孔子对曰:『贵其不已,如日月东西相从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闭其久是天道也;无为而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这里孔子认为关乎人事的原理法则,最紧要的是处理众人之事的政治,而天道之所以值得崇敬,就在于其生生不已。上述思想均可说是儒家的核心学说。
道家思想也极其重视天人之分际;根据老子思想,自然运行的法则,有其机械规律的一面,所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似乎影响儒家中的荀子,认为天是没有意志好恶的物理自然,天道则是有一定常轨,不受人事影响的自然法则,所谓「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有常道矣」均与儒家天人合德的思想不侔,却较为近乎老子思想。不过老子的天道观还有其强调自然无私、不有、无为而成的一面;就这层面言,老子认为人应效法天道,人道则实不可取,如〔道德经〕第七十七章说:「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七十九章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八十一章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皆可证明老子不只以自然具机械物理性质,更且认为无意志、不偏私的自然精神,应受人崇法,以克制矫正人自私多欲的弊病。同时「天道」也是〔庄子外篇〕的篇名。〔天道篇〕阐扬老子「自然无为」的思想说:「天道运而无所积,故万物成;帝道运而无所积,放天下归;圣道运而无所积,故海内服。」〔天道篇〕以天道、帝道与圣道并举,旨在讽劝为政者应效法自然无为而成、生而不有的精神,做为施政原则。运而不积就是运行作用,而没有藏私之心的意思。〔天道篇〕中因有:「上无为也,下亦无为也,是下与上同德;下与上同德则不臣。下有为也,上亦有为也,是上与下同道;上与下同不则不主。上必无为而用天下,下必有为为天下用,此不易之道。」之语,受到王夫之极力批评与老庄之旨不侔,以有为无为做为君臣之道的分际,不但剖道为二,且有以道术干求人主的嫌疑。王夫之所言甚是。〔在宥篇〕也说:「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臣者,人道也。天道与人道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以有为无为比拟天人之分原是老子思想,以天人之分比拟主臣之别则不见得恰当,前者是修为境界,后者是政治地位。不过除了上述段落之外,〔天道篇〕仍多陈「虚静恬淡,寂寞无为」之旨,文中对儒家仁义之说,或讥评过当,但是篇尾桓公与轮扁论读书的寓言(参见「古丐陕钋」)却颇具深意。
外「天道」也是佛家「六道轮回」中最高的一道,其余五道则依序为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
--作者:俞懿娴
相关词语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