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谏】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五諫

拼音

wǔ jiàn

怎么读

【五谏】的意思和解释

【五谏】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谏」是以言正人之意,「五谏」为五种劝谏君王的方式。语见〔白虎通义.谏诤篇〕:「人怀五常,故知谏有五:一曰讽、二曰顺、三曰窥、四曰指、五曰伯。」其义如下:
    1.讽谏:「讽谏者智也。知患祸之萌,深睹其事,未彰而讽告焉,此智性也。」凡能够深入了解事情之真相,洞烛先机,看出灾祸之徵兆,在灾异未形成之前,劝谏君王。不用正言,而以委婉之言,托其意而劝谏者,就是「智者」的表现。2.顺谏:「顺谏者仁也。出辞逊顺,不逆君心,此仁之性也。」凡臣子劝谏君王,言辞谦顺,不强人所难,就是「仁者」的表现。〔公羊传.昭公二十四年〕戎来侵曹,曹君欲亲伐,而曹大夫名羁三谏不从而去,即是顺谏之例子。3.窥谏:「窥谏者礼也。视君颜色,不悦且却,悦则复前,以礼进退,此礼之性也。」窥为视之意,窥谏即察言观色而谏,当君王不悦时则停止;当君王高兴时再劝谏。其进退有节,合于礼制,故为礼之性。4.指谏:「指谏者信也。指者,质也,质相其事而谏,此信之性也。」指谏即直指其事而陈,毫无潜隐,使君王明察。如〔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昭公将杀季氏,告子家驹曰:「季氏为无道,潜于公室久矣,吾欲杀之何用?」子家驹曰:「诸侯僭于天下,大夫僭于诸侯久矣。」像子家驹无所私隐,直陈其事,就是指谏。5.伯谏:「伯谏者义也。恻隐发于中,直言国之害,励志忘生,为君不避丧生,此义之性也。」伯谏系基于恻隐之心,不忍见君王之过,危及邦国苍生,故不顾自身之安危而向君王冒死进谏。如〔公羊传.僖公三十三年〕秦君将袭郑,老臣百里子及蹇叔子向秦君进谏曰:「千里而袭人,未有不亡者。」秦君执意而行,结果大败。此例即为伯谏。〔孔子家语〕载孔子曰:「谏有五,吾从讽之谏。」可知五谏之中,孔子最欣赏讽谏。盖因君父有缺失,为臣确有难言之苦,若能托诗赋,见之于辞或假托他事,以陈其意,使君王有所悟而迁于善,堪称谏者的最高智慧表现。

--作者:傅元龙

相关词语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