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数】 基本信息(拼音,读音等)  我要纠错

简体

繁体

稱數

拼音

chēng shù

怎么读

【称数】的意思和解释

【称数】是什么意思(来源:辞书)
  •   「称(ㄔㄣˋ)数」指相称合宜的道理和数术;语见〔苟子·富国篇]「礼者,贵贱有等,长幼有差,贫富轻重皆有称者也。故天子袾裷衣冕,诸侯玄裷衣冕,大夫裨冕,士皮弁服。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量地而立国,计利而畜民,度人力而授事,使民必胜事,事必出利,利足以生民,皆使衣食百用出入相揜,必时蔻余,谓之称数。」荀子描写明主本诸王道,以礼义法度治天下时,人人各因其才德,得其禄位。长幼尊卑,贵贱亲疏,皆各有其相称的礼节,称其身分地位,如天子朝服以朱色为质,诸侯以玄色为质,均戴高冕,大夫则戴低冕,士人则戴皮帽。居官位者必有相称的品德,俸禄的给发必有相称的官位。士人以上的贵族必受礼乐的节制,庶人百姓则受律法制裁。测量土地大小以立国,计算地力以养民,衡量人民的能力分派劳役,要使人民能胜任劳役,使劳役产生的利益足以福利人民,使人民日常用度衣食收支相抵,年年积蓄有余,就是相称合宜的道理。
      根据荀子学说,依照礼法使适当的人得到适当的职位,使其才能有所用,可说是治道的根本,而这即是「称数」的道理,荀子也称之为「礼法之大分」(分,及本也),如〔王霸篇〕中说:「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谨守也。传曰:农分田而耕,贾分货而贩,百工分事而劝,士大夫分职而听,建国诸侯之君分土而守,三公总方而议;则天子共己而已!出若入若,天下莫不平均,莫不治辨(辨即治也),是百王之所同也,而礼法之大分也。」也就是说圣王儒者根据才德能力任命官守,使士农工商、百工技艺各得其所,各守其分。内外一致,言行如一,如此天下均平大治,天子只需恭己无为。这就是所有王者共循之道,也是礼法的根本。
      「称数」与「礼法大分」中所言尚贤使能的道理,是荀子礼治思想的衍生发挥。「礼」原是规范个人行为举止的法则,进而成为规范人群秩序和分工合作的准绳,则「尚贤使能」或「论德使能」,为治道礼法的根本,是荀子一贯「德治」或「功绩政治」(meritocracy)的主张。(参见「王道、「治辨之极」)

--作者:俞懿娴

相关词语
查字典的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不保留版权,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以从站上删除!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
Tip:SCCG